碑版
- 拼音
- bēi băn
- 注音
- ㄅㄟ ㄅㄢˇ
碑版的意思
词语解释
碑版
引证解释
亦作“碑板”。
碑碣上所刻的志传文字。
引南朝•宋 谢灵运 《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诗:“图牒復摩灭,碑版谁闻传。”
唐•杜甫 《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干謁走其门,碑版照四裔。”
唐•李邕 《岳麓寺碑》:“碑板莫建,轨物未宏。”
宋•叶适 《赠徐灵渊》诗:“碑板荒唐久,遄看走四邻。”
清•冯桂芬 《复庄卫生书》:“惟碑板之作,前贤成式具在,身处后代,不宜偭规矩而改错。”
清•邓汉仪 《平淮西碑》诗:“雪夜功成罢鼓声, 昌黎 碑版照 淮西。”泛指碑碣。
指拓印的碑帖。
引唐•李绰 《尚书故实》:“高祖太武皇帝 本名与 文皇帝 同上一字,后乃删去,尝有碑版,凿处具在。”
宋•桑世昌 《兰亭博议·高宗皇帝》:“因出其本,令精意钩别,付碑版以广后学,庶几彷彿不坠于地也。”
胡适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鼎彝、泉币、碑版、壁画、雕塑、古陶之类,虽缺乏系统的整理,材料确是不少了。”书法中北碑一派。
引清•钱泳 《履园丛话·书画·赵松雪》:“惟碑版之书则不然,碑版之书,必学 唐•人,如 欧、褚、颜、柳 诸家,俱是碑版正宗,其中著一点 松雪,便不是碑版体裁矣。”
严复 《救亡决论》:“鄙摺卷者,则争碑版篆隶之上游;薄讲章者,则标 汉 学考据之赤帜。”
国语辞典
碑版
碑版的字义分解
-
版
拼音 bǎn 部首 片 总笔画 8["①上面有文字或图形的用木板或金属等制成供印刷用的东西。如 木~书。活字~。底~。修~。②印刷物排印一次(可多次印刷)及有关的事物。如 排~。再~。~本。出~。~权。③报纸的一面。如 头~头条重大新闻。④打土墙用的夹板。如 ~筑(筑土墙)。⑤户籍。如 ~图(原指户籍和地图,现泛指国家疆域,如“我国~~辽阔”)。"]详细解释
-
碑
拼音 bēi 部首 石 总笔画 13["◎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如 石~。丰~。墓~。口~。~文。~碣。~刻(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拓( tà )。~帖。~林。里程~(a.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b.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作为象征或标志的大事)。有口皆~。"]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