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áo yǐn

调引

拼音
tiáo yǐn
注音
ㄊㄧㄠˊ ㄧㄣˇ
繁体
調引

调引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调引tiáo yǐn

  1. 言语排解疏导

  2. 引逗挑逗

引证解释

  1. 用言语排解疏导。 唐•道宣 《续高僧传·译经三·慧净》:“黄巾 蔡子晃、成世英,道门之秀,纔申论击,因遂徵求,自覆义端,失其宗绪。

    浄 乃安词调引, 晃 等饮气而旋。”

  2. 引逗;挑逗。

    元•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拒婚》:“俺自有正兔丝那的瓜葛。是谁人,无端调引谩劳饶舌。”
    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一味将笑撮在脸上。调引几个男女亲亲热热,胜如亲生。”

国语辞典

调引tiáo yǐn

  1. 挑逗、勾引

    《宋元戏文辑佚·崔莺莺西厢记:「全不省琴中恨,棋内心,把咱厮调引,使咱憔悴损。」

网络解释

调引

用言语排解疏导或引逗、挑逗

词语释义

(1).用言语排解疏导。 唐 道宣 《续高僧传·译经三·慧净》:“黄巾 蔡子晃 、 成世英 ,道门之秀,纔申论击,因遂徵求,自覆义端,失其宗绪。 浄 乃安词调引, 晃 等饮气而旋。”

(2).引逗;挑逗。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拒婚》:“俺自有正兔丝和那的亲瓜葛。是谁人,无端调引,谩劳饶舌。”《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一味将笑撮在脸上。调引这几个小男女,亲亲热热,胜如亲生。”

调引的字义分解

  • 拼音 yǐn 部首 总笔画 4

    ["拉,伸。 ~力。~颈。~而不发。~吭高歌。领,招来。 ~见。~子。~言。~导。~荐。抛砖~玉。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 ~文。~用。援~。退却。 ~退。~避。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古代柩车的绳索。 发~(出殡)。"]详细解释

  • 拼音 tiáodiàozhōu 部首 总笔画 10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 ~和。~谐。风~雨顺。饮食失~。使搭配均匀,使协调。 ~配。~味。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 ~停。~处。调剂。 以临万货,以~盈虚。调理使康复。 ~养。~摄。调教;训练。 有膂力,善~鹰隼。挑逗;戏弄。 ~笑。~情。~戏。酒后相~。","乐曲;乐谱。 曲~。采菱~。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 C大~。五声~式。语音上的声调。 ~号。~类。说话的腔调。 南腔北~。口气;论调。 一副教训人的~。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 情~。格~。选调;提拨。 从基层~选干部。调动。 岗位~整。征集;征调。 ~有余补不足。调查。 ~研。内查外~。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 ~档。调换。 ~座位。","朝,早晨:《广韵·平尤》:“~,朝也。”"]详细解释

调引的分字组词

调引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