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àng gōng

上公

拼音
shàng gōng
注音
ㄕㄤˋ ㄍㄨㄥ

上公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上公shàng gōng

  1. 周制,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八命,出封时,加一命,称为上公

  2. 汉制,仅以太傅为上公

  3. 晋制,太宰、太傅、太保皆为上公

  4. 公爵尊称,亦泛指高官显爵

  5. 传说古有五行之官,封为上公,祀为贵神。其土正曰后土。见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后因以“上公”指社神

  6. 太白星

引证解释

  1. 周 制,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八命,出封时,加一命,称为上公

    周礼·春官·典命》:“上公九命为伯,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
    郑玄 注:“上公,谓王之三公有德者,加命为二伯。二王之后亦为上公。”
    贾公彦 疏:“案下文,三公八命,出封皆加一等。”

  2. 汉 制,仅以太傅为上公

    后汉书·百官志一》:“太傅,上公一人。本注曰:掌以善导,无常职。”
    清•袁枚 《随园随笔·领录尚书事更尊于尚书令》:“和帝 时太尉 邓彪 以太傅録尚书事,位上公,在三公之上。每少帝立,则置此官,犹古冢宰总己之义。”

  3. 晋 制,太宰、太傅、太保皆为上公

    《晋书·职官志》:“晋•初,以 景帝 讳故,又採《周官》官名,置太宰以代太师之任,与太傅、太保皆为上公。”

  4. 公爵的尊称,亦泛指高官显爵。

    唐•李华 《寄赵七侍御》诗:“属词慕 孔 门,入仕上公。”
    明•何景明 《玉冈黔国地种竹》诗:“上公勋不忘,君子名詎朽。”

  5. 传说古有五行之官,封为上公,祀为贵神。其土正曰后土。见《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后因以“上公”指社神。

    唐•韩愈 《忆昨行和张十一诗:“忆昨夹钟之吕初吹灰上公礼罢元侯迴。”
    王伯大 音释:“上公即社神也。”

  6. 太白星

    《说文·女部》“媊”字下引《甘氏星经》曰:“太白上公。妻曰 女媊,凥南斗食厉,天下祭之曰 明星。”
    史记·天官书》:“太白,大臣也,其号上公。”

国语辞典

上公shàng gōng

  1. 周制,三公八命,出封时,加一命称为「上公」。

    《周礼·春官·典命》:「上公九命为伯,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

  2. 汉时太保太傅的尊称。

    《后汉书·卷一八·吴汉传·论曰》:「吴汉自建武世,常居上公之位。」

  3. 公爵。亦泛指高官显爵。

    唐·李华〈寄赵七侍御〉诗:「属词慕孔门,入仕希上公。」

网络解释

上公上公指位在三公以上的公。西汉时,有太师、太傅、太保,称为上公,而东汉上公则仅有太傅一人,但不常设一般皇帝即位时,为总揽朝政才设。太傅即辅弼国君之官,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军政大权董卓也称过太师,位在太傅之上。汉末别置大司马,位在三公上,大将军有时也位在三公上。三国时魏国大司马、大将军均为上公第一品。曹睿即位后,任钟繇为太傅。

上公的字义分解

  • 拼音 shàngshǎng 部首 总笔画 3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 楼~。~边。次序或时间在前的。 ~古。~卷。等级和质量高的。 ~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由低处到高处。 ~山。~车。~升。去,到。 ~街。向前进。 冲~去。增加。 ~水。安装,连缀。 ~刺刀。~鞋(亦作“绱鞋”)。涂。 ~药。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 ~课。~班。拧紧发条。 ~弦。登载,记。 ~账。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 晚~。桌~。组织~。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 爬~来。锁~。选~代表。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 ~年纪。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shǎng ㄕㄤˇ 〔~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详细解释

  • 拼音 gōng 部首 总笔画 4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 ~正。~心。大~无私。共同的,大家承认的。 ~理。~式。~海。~制。国家,社会,大众。 ~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让大家知道。 ~开。~报。~然。封建制度最高爵位。 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敬辞,尊称男子。 海~。包~。诸~(各位)。雄性的。 ~母。~畜。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 ~~。外~(外祖父)。姓。"]详细解释

上公的分字组词

上公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