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ē shé

科折

拼音
kē shé
注音
ㄎㄜ ㄕㄜˊ

科折的意思

词语解释

科折kē shé

  1. 唐宋时代征收赋税实行权宜折变之法,许以物折物、以物折钱或以钱折物,称为科折”。

引证解释

  1. 唐•宋 时代征收赋税,实行权宜折变之法,许以物折物、以物折钱或以钱折物,称为“科折”。

    宋•叶适 《朝议大夫知处州蒋公墓志铭:“夏绢和买,已非正赋,復有军衣和买;糯米科折,止为省务,復有覆纽价钱。”
    《宋史·食货志上二》:“﹝ 绍兴 三十年﹞五月,詔:‘ 温、台、处、徽 不通水路,其二税物帛,许依折法以银折输,数外妄有科折,计赃定罪。’”《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四年》:“夏四月,甲申,禁 福建 、两 浙 州县科折盐酒。”

科折科折亦称“折纳”。唐宋时赋税所征钱、物改征他物的措施分为以物折物、以物折钱、以钱折物三类。唐陆贽:“定税之数,皆计缗钱,纳税之时,多配绫绢。往者纳绢一匹,当钱三千二、三百文,今者纳绢 议》) 《宋史·冯康国传》: “四川税色,祖宗以来,正税重者科折轻,正税轻者科折重。科折权衡,与税平准,故无偏重近年监司总漕悉改旧法,取数务多,失业逃亡,皆由于此,盍从旧法。”当时官吏假借科折增加税额,致使民户负担更重。

科折的字义分解

  • 拼音 zhēzhéshé 部首 总笔画 7

    ["翻转,倒腾。 ~腾。~跟头。~个儿。","断,弄断。 ~断。~桂(喻科举及第)。~戟沉沙(形容惨重的失败)。幼年死亡。 夭~。弯转,屈曲。 曲~。转~。周~。~中(对不同意见采取调和态度。亦作“折衷”)。返转,回转。 ~返。损失。 损兵~将。挫辱。 ~磨。挫~。百~不挠。减少。 ~寿(减少寿命)。~扣。抵作,对换,以此代彼。 ~合。~价(把实物折合成钱)。心服。 ~服(①信服;②说服)。戏曲名词,杂剧一本分四折,一折等于后来的一出。 ~子戏。判决。 ~狱。","断,绳子~了。亏损。 ~本生意。姓。"]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9

    ["动植物的分类单位。 狮子属于猫~。槐树是豆~。机关内部组织的划分。 ~室。财务~。学术或专业的类别。 ~目。学~。文~。外~。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 ~举。~甲。~第。登~。判定(刑罚) ~处( chù )。~罚。古典戏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 笑~。~白。古同“棵”。"]详细解释

科折的分字组词

科折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