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ú qìng

浮磬

拼音
fú qìng
注音
ㄈㄨˊ ㄑㄧㄥˋ

浮磬的意思

词语解释

浮磬fú qìng

  1. 水边一种能制磬的石头

引证解释

  1. 水边一种能制磬的石头

    《书·禹贡:“泗 滨浮磬。”
    孔颖达 疏:“石在水旁,水中见石,似若水中浮然,此石可以为磬,故谓之浮磬也。”
    后汉书·马融传》:“怪石浮磬,燿焜于其陂。”
    清•赵翼
    放言》诗:“石沉有浮磬,木浮有沉水。”

网络解释

浮磬浮磬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fú qìnɡ,是指水边一种能制磬的石头。

浮磬的字义分解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10

    ["漂在水面上,与“沉”相对。 ~桥。~力。~标。~萍。~泛。~沉。漂~。~光掠影。表面的。 ~皮儿。~土。~雕。空虚,不切实。 ~夸。~华。不沉静,不沉着。 轻~。~躁。暂时的。 ~记。~支。可移动的。 ~财。~荡。~吊。~动。超过,多余。 人~于事。呈现,涌现。 ~现。~想。中医指脉搏浮在肌肤表层。 ~脉。"]详细解释

  • 拼音 qìng 部首 总笔画 16

    ["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悬挂。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亦可敲响集合寺众。缢杀:“公族其有死罪,则~于甸人”。古同“罄”,空,尽。"]详细解释

浮磬的分字组词

浮磬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