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督
- 拼音
- zǒng dū
- 注音
- ㄗㄨㄥˇ ㄉㄨ
- 词性
- 名词
- 繁体
- 總督
总督的意思
词语解释
总督
明初在用兵时派往地方巡视监察的官员;清朝始正式成为地方最高长官,一般管辖两省的军事和政治,也有管三省或只管一省的。
例总督胡宗宪。——《明史》
英governor;
英governor-general;
英viceroy;
引证解释
总管督率。
引《汉书·叙传下》:“昭宣 承业,都护是立,总督城郭,三十有六。”
《南史·王猛传》:“未之镇,而 隋 师济 江,猛 总督所部赴援。”
《明史·神宗纪一》:“南京 兵部右侍郎 邢玠 总督 川 贵 军务。”官名。 明•代初期在用兵时派部院官总督军务,事毕即罢。 成化 五年始专设 两广 总督,后各地逐渐增置,成为定制。 清 代始正式以总督为地方最高长官,辖一省或二三省,综理军民要政,例兼兵部尚书及都察院右都御史衔。另有主管河道及漕运事务者称河道总督、漕运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