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àng xíng

忘形

拼音
wàng xíng
注音
ㄨㄤˋ ㄒㄧㄥˊ
近义词
失态 失色

忘形的意思

词语解释

忘形wàng xíng

  1. 忘掉言行分寸

    得意忘形

    be beside oneself; have one's head turned; do not control oneself;

翻译

  • 德语 Gefühlswallung (S)​
  • 法语 hors de soi, fou de joie

引证解释

  1. 指超然物外,忘了自己形体

    庄子·让王》:“故养志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前蜀 韦庄 《对酒》诗:“何用巖栖隐姓名,一壶春酎忘形。”
    宋•秦观 《满庭芳》词:“时时,横短笛,清风皓月,相与忘形。”
    清•潘陆 《同朱士叶北固山用唐人韵》:“高人住巖壑,永日与忘形。 江 爱秋涛壮,山怜宿雨青。”

  2. 形容过度高兴失去常态

    汉•蔡邕 《琴赋》:“於是歌人恍惚以失曲,舞者乱节以忘形。”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十四章:“朱细芳 忘形地扑向 周祺,好像 周祺 就是日夜想念、而又杳无音信的亲哥哥。”

  3. 朋友相处不拘形迹

    唐•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七:“我有忘形友,迢迢 李 与 元。”
    元•刘致 折桂令·闲居自适》曲:“与农父忘形尔汝,醉归来不记谁扶。”
    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必是先有了这个心,才有古往今来无数忠臣烈士文死諫武死战……才有 汉光武、严子陵 的忘形。”
    丁玲 《一九三〇年春上海之一:“他们从前多么忘形亲热过。”

国语辞典

忘形wàng xíng

  1. 忘记自己的形体。

    《庄子·让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2. 不拘形迹。

    唐·杜甫〈醉时歌〉:「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
    《儒林外史·第一〇回》:「你我数十年故交凡事忘形。」

  3. 比喻兴奋失常

    如:「得意忘形」。

网络解释

忘形忘形,原指超然物外,忘了自己的形体,后形容过度高兴而失去常态。亦指朋友相处不拘形迹。

忘形的字义分解

  • 拼音 xíng 部首 总笔画 7

    ["实体。 ~仪(体态仪表)。~体。~貌。~容。~骸。~单影只。~影相吊。样子。 ~状。~式。~态。~迹。地~。情~。表现。 ~诸笔墨。喜~于色。对照,比较。 相~见绌。状况,地势。 ~势。古同“型”,模子。古同“刑”,刑罚。"]详细解释

  • 拼音 wàng 部首 总笔画 7

    ["不记得,遗漏。 ~记。~却。~怀。~我。~情。~乎所以。"]详细解释

忘形的分字组词

忘形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