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ài wèi

太尉

拼音
tài wèi
注音
ㄊㄞˋ ㄨㄟˋ

太尉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太尉tài wèi

  1. 官名

翻译

  • 德语 Taiwei; Kriegsminister (Qin)​ (S, Gesch)​, Taiwei; Oberbefehlshaber (S, Gesch)​, Taiwei; Oberstkommandierender (S, Gesch)​

引证解释

  1. 官名。 秦 至 西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 汉•武帝 时改称大司马东汉•时太尉司徒、司空并称三公。历代多曾沿置,但渐变加官,无实权。至 宋徽宗 时,定为武官官阶的最高一级,但本身并不表示任何职务一般常用作武官的尊称。 元 以后废。

国语辞典

太尉tài wèi

  1. 职官名。掌管军事。秦以太尉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汉初沿袭旧制,后改称为「大司马」,东汉时,仍称「太尉」。

  2. 官员通称

    宋·洪迈《夷坚丙志·卷一二·僧法恩》:「群凶谓事必成,至聚饮酒家,举杯劝酬,相呼为太尉。」

网络解释

太尉 (中国秦代至元代官职)太尉中国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但终秦一朝未任命太尉;秦朝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为“三公”(秦朝无三公说法,御史大夫秦时为银印青绶,为上卿,但非“公”,此处后人对比总结)。后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

太尉的字义分解

  • 拼音 tài 部首 总笔画 4

    ["过于。 ~长。极端,最。 ~甚。~平。高,大。 ~空。~学。很。 不~好。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 ~老伯。~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详细解释

  • 拼音 wèiyù 部首 总笔画 11

    ["古代官名,一般是武官。 县~。都~。卫~。太~。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下。 ~官。少~。上~。〔~氏〕地名,在中国河南省。姓。","〔~迟〕复姓。〔~犁〕地名,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详细解释

太尉的分字组词

太尉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