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ūn yí

蹲夷

拼音
dūn yí
注音
ㄉㄨㄣ ㄧˊ

蹲夷的意思

词语解释

蹲夷dūn yí

  1. 亦作“蹲跠”。

  2. 蹲踞。

  3. 踞坐古代看作野蛮无礼举动

引证解释

  1. 亦作“蹲跠”。

  2. 蹲踞。

    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玄熊舑舕以齗齗,却负载而蹲跠。”
    李周翰 注:“言玄熊吐舌出齿,却负戴栋梁而蹲踞也。”
    清•吴伟业 《田家铁狮歌》:“田 家铁狮屹相问,舑舕蹲夷信殊状。”

  3. 踞坐。古代看作是野蛮、无礼的举动。

    汉•贾谊 《新书·等齐:“诸侯王所在之宫衞,织履蹲夷,以皇帝所在宫法论之。”
    后汉书·鲁恭传》:“夫戎狄者,四方之异气也。蹲夷踞肆,与鸟兽无别。”
    晋•葛洪 《抱朴子·刺骄》:“或乱科头,或裸袒蹲夷。”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下》:“东方 日本,有 少连 焉,其民蹲夷不恭,故贤者犹侏张。”

网络解释

蹲夷蹲夷,dūn yí,亦作“ 蹲跠 ”。释义:1.蹲踞(2).踞坐。

蹲夷的字义分解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6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 东~。九~(古时称东夷有九种)。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 华~杂处(chǔ ㄔㄨˇ)。平,平坦,平安。 化险为~。弄平。 ~为平地。消灭。 ~灭。族~(诛杀犯罪者家族)。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古代的锄类工具。同“怡”,喜悦。同“痍”,创伤。姓。"]详细解释

  • 拼音 dūn 部首 总笔画 19

    ["两腿尽量弯曲,像坐的样子,但臀部不着地。 ~下。~伏。~踞。~腿。〔~苗〕在一定时期内控制施肥和灌水,进行中耕和镇压,使幼苗根部下扎,生长健壮,防止多余茎叶生长。喻呆着或闲居。 ~膘。~窝。~班房(坐牢)。"]详细解释

蹲夷的分字组词

蹲夷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