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之明
知人之明的意思
词语解释
知人之明
翻译
- 德语 Menschenkenntnis (S)
- 法语 (expr. idiom.) capacité de savoir juger les gens, (avoir) la sagesse de connaître les gens
引证解释
引《后汉书·吴祐传》:“功曹以 祐 倨,请黜之。太守曰:‘ 吴季英 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宋•秦观 《李训论》:“向使 文宗 有知人之明,委任二臣,俾之图画,则刀锯之残,岂难制哉!”《明史·戚贤传》:“陛下有 尧 舜 知人之明,辅臣负 伯鯀 方命之罪。”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立此存照”(三)》:“我们应该有‘自知’之明,也该有知人之明。”
国语辞典
知人之明
知人之明的字义分解
-
之
拼音 zhī 部首 丶 总笔画 3["①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如 赤子~心。②助词,表示修饰关系。如 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③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④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如 置~度外。等闲视~。⑤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⑥虚用,无所指。如 久而久~。⑦往,到:“吾欲~南海”。"]详细解释
-
人
拼音 rén 部首 人 总笔画 2["①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如 ~类。②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③人的品质、性情、名誉。如 丢~,文如其~。"]详细解释
-
明
拼音 míng 部首 日 总笔画 8["①亮,与“暗”相对。如 ~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②清楚。如 ~白。~显。~晰。~了。~确。~朗。③懂得,了解。如 ~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④公开,不隐蔽。如 ~说。~讲。~处。⑤能够看清事物。如 ~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⑥睿智。如 英~。贤~。~君。⑦视觉,眼力。如 失~。⑧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如 ~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⑨次(专指日或年)如 ~日。~年。⑩中国朝代名。如 ~代。⑪姓。"]详细解释
-
知
拼音 zhīzhì 部首 矢 总笔画 8["①晓得,明了。如 ~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②使知道。如 通~。~照。③学识,学问。如 ~识,求~。无~。④主管。如 ~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⑤彼此了解。如 相~。~音。~近。⑥彼此了解、交好的人。如 故~(老朋友)。","◎同“智”,智慧。"]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