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听道
- 拼音
- wài tīng dào
- 注音
- ㄨㄞˋ ㄊㄧㄥ ㄉㄠˋ
- 繁体
- 外聽道
外听道的字义分解
-
听
拼音 tīng 部首 口 总笔画 7["①用耳朵接受声音。如 ~力。~写。~觉。聆~。洗耳恭~。②顺从,接受别人的意见。如 言~计从。③任凭,随。如 ~任( rèn )。~凭。~之任之。④治理;判断。如 ~讼(审理案件)。~政。⑤量词,指马口铁密封成筒状以贮藏食物、饮料等。如 一~可口可乐。"]详细解释
-
外
拼音 wài 部首 夕 总笔画 5["①与“内”、“里”相对。如 ~边。~因。里应( yìng )~合。~行( háng )。②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如 ~国。~路(同“外地”)。~族。~省。~星人。③指“外国”如 ~域。~宾。~商。④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如 ~公。~婆。~甥。⑤称岳父母。如 ~父。~姑(岳母)。⑥称丈夫。如 ~子(亦指非婚生之子)。⑦关系疏远的。如 ~人。⑧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如 ~号(绰号)。~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传( zhuàn )。⑨传统戏剧角色名。如 ~旦。~末。~净。"]详细解释
-
道
拼音 dào 部首 辶 总笔画 12["①路,方向,途径。如 ~路。铁~。志同~合。②指法则、规律。如 ~理。~德。~义。得~多助,失~寡助。③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如 ~学。传~。修~。④方法,办法,技术。如 门~。医~。⑤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⑥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如 ~观( guàn )。~士。~姑。~行( 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⑦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如 会~门。一贯~。⑧说,讲。如 ~白。常言~。能说会~。⑨用语言表示情意。如 ~喜。~歉。~谢。⑩线条。如 铅笔~儿。⑪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⑫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⑬量词。如 一~大河。两~门。上三~漆。⑭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