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
- 拼音
- hóng sī
- 注音
- ㄏㄨㄥˊ ㄙ
- 繁体
- 紅絲
红丝的意思
词语解释
红丝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牵红丝娶妇》:“郭元振少时,美风姿,有才艺。宰相张嘉贞欲纳为婿。元振曰:'知公门下有女五人,未知孰陋,事不以仓卒,更待忖之。'张曰:'吾女各有姿色,即不知谁是匹偶,以子风骨奇秀,非常人也。吾欲令五女各持一丝,幔前使子取便牵之,得者为婿。'元振欣然从命。遂牵一红丝线,得第三女,大有姿色。后果然随夫贵达也。”又传说月下老人以赤绳系夫妻之足,虽仇家异域,此绳一系,终不可避。后因以“红丝”为婚姻或媒妁的代称。
引证解释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牵红丝娶妇》:“郭元振 少时,美风姿,有才艺。宰相 张嘉贞 欲纳为婿。
引元振 曰:‘知公门下有女五人,未知孰陋,事不以仓卒,更待忖之。’ 张 曰:‘吾女各有姿色,即不知谁是匹偶,以子风骨奇秀,非常人也。吾欲令五女各持一丝,幔前使子取便牵之,得者为婿。’ 元振 欣然从命。遂牵一红丝綫,得第三女,大有姿色。后果然随夫贵达也。”
又传说月下老人以赤绳系夫妻之足,虽仇家异域,此绳一系,终不可避。后因以“红丝”为婚姻或媒妁的代称。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自古姻缘皆分定,红丝岂是有心牵。”
明•王錂 《春芜记·瞥见》:“这罗帕呵,就倩你做红丝繫足缘。”
清•孔尚任 《桃花扇·拒媒》:“两处红丝千里繫,一条黑路六人忙。”指眼球因微血管充血而造成的血丝。
引茅盾 《子夜》:“他们那些失眠的脸上都罩着一层青色,眼珠上是红丝,有兴奋的光彩。”
林建征 《莺歌海》:“老孙头 经常来去匆忙的在草原上奔跑,眼睛熬满了红丝。”一种名贵的石砚。亦作砚的别名。
引宋•陆游 《秋雨初霁试笔》诗:“墨入红丝点漆浓,闲将倦笔写秋容。”
清•姚鼐 《题刘云房少宰<涤砚图>》诗:“松煤竹管行抛弃,蕉白红丝尘自封。”
国语辞典
红丝
引唐·温庭筠〈春愁曲〉:「红丝穿露珠帘冷,百尺哑哑下纤绠。」
借指牵引姻缘的线。
引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七出》:「可知定情诗红丝拴紧,抵过他万两雪花银。」
《红楼梦·第五七回》:「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人,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丝,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
网络解释
典故: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牵红丝娶妇》:“ 郭元振少时,美风姿,有才艺。
红丝的字义分解
-
丝
拼音 sī 部首 一 总笔画 5["①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如 蚕~。~绸。缂( kè )~(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②像丝的东西。如 铁~。菌~。肉~。游~。③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④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如 一~不差。 一~笑容。⑤绵长的思绪或感情。如 情~。愁~。⑥指弦乐器。如 ~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详细解释
-
红
拼音 hónggōng 部首 纟 总笔画 6["①像鲜血的颜色。如 ~色。~叶。~灯。~尘。~包。~烧。~润。~艳艳。~口白牙。~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②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如 ~人。~运。~角( jué )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③喜庆。如 ~媒(媒人)。~蛋。~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④象征革命。如 ~军。~色根据地,~色政权。⑤指营业的纯利润。如 ~利。分~。⑥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如 ~学。","◎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