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ū tǐ

屈体

拼音
qū tǐ
注音
ㄑㄩ ㄊㄧˇ
繁体
屈體

屈体的意思

词语解释

屈体qū tǐ

  1. 降低身分

  2. 犹屈膝。指屈服投降

  3. 弯曲身躯

引证解释

  1. 谓降低身分。

    汉•桓宽 盐铁论·褒贤》:“万乘之主,莫不屈体卑辞重币请交,此所谓天下名士也。”
    宋•苏轼 《张文定公墓志铭:“自将公卿宿贵之人,皆争屈体收礼后辈。”
    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宿当不妨,但少牀榻;不嫌屈体,便可藉藁。”

  2. 犹屈膝。指屈服、投降。

    《北齐书·颜之推传》:“嗟将相之骨鯁,皆屈体犬羊。”
    唐•李白 《赠新平少年诗:“屈体无骨壮心有所凭。”
    金瓶梅词话第四九回:“请巡按屈体求荣。”

  3. 弯曲身躯。

    晋•干宝 《搜神记》十一:“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於二冢之端,旬日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於下,枝错於上。”

网络解释

屈体屈体是汉语词汇,拼音qū tǐ ,指降低身分。

屈体的字义分解

  • 拼音 tǐtī 部首 总笔画 7

    ["人、动物的全身。 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身体的一部分。 四~。五~投地。事物的本身或全部。 物~。主~。群~。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 固~。液~。~积。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 ~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事物的格局、规矩。 ~系。~制。亲身经验、领悟。 ~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 xíng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谅。~贴。~恤。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己〕❶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❷亲近的,如“~~话”,亦作“梯己”。"]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8

    ["使弯曲,与“伸”相对。 ~曲( qū )。~折。~膝。~伸(弯曲和伸直,引申为失意和得意)。首~一指。卑躬~膝。低头,降服。 ~服。~从。威武不~。冤枉,叫人不痛快。 冤~。委~。~辱。~才。~就(受委屈而担任某种职务,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驾。~己待人。理亏。 ~心(亏心,昧心)。理~词穷。姓。"]详细解释

屈体的分字组词

屈体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