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模糊查询,支持通配符和拼音查询, 帮助 。
谓以斋食施给僧人。
引《旧唐书·德宗纪下》:“右神策中尉 霍僊鸣 病,赐马十匹,令於诸寺斋僧。”《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夫妻二人,每日斋僧布施,随喜看经。”
设斋食以供养僧人。
引《旧唐书·卷一三·德宗本纪下》:「己丑,右神策中尉霍僊鸣病,赐马十匹,令于诸寺斋僧。」
设斋食供养僧众。初设斋僧的原意在于表明信心、皈依,后渐融入祝贺、报恩、追善的目的。我国唐代斋僧法会极为盛行,曾举行万僧斋。今之佛教徒亦盛行于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盆法会,以斋僧供佛表达对三宝的恭敬供养。斋僧可得无量功德,但斋僧之法,以敬为宗,并依僧次延迎,不得妄生轻重。
["◎佛教指出家修行的人,梵语“僧伽”的简称。如 ~侣。~尼。~人。~众。~俗。高~。"]详细解释
["①屋舍,常指书房、学舍、饭店或商店。如 书~。聊~。荣宝~。②祭祀前或举行典礼前清心洁身。如 ~戒。封~(亦称“把斋”)。~月。~坛。~会。~果。③佛教、道教等教徒、道徒吃的素食。如 ~饭。~堂。吃~。④舍饭给僧人吃。如 ~僧。"]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