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 mù

七穆

拼音
qī mù
注音
ㄑㄧ ㄇㄨˋ

七穆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七穆qī mù

  1. 春秋郑穆公后裔子展、子西、子产、伯有、子太叔、子石、伯石,是掌握郑国政权世卿

引证解释

  1. 指 春秋 郑穆公 后裔 子展、子西、子产伯有、子太叔、子石、伯石,是掌握 郑国 政权的世卿。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叔向 曰:‘ 郑 七 穆,罕氏 其后亡者也。

    子展 俭而壹。’”杜预 注:“郑穆公 十一子, 子然 、二 子孔 三族已亡, 子羽 不为卿,故唯言七 穆。”
    陆德明•释文:“郑 七 穆,谓 子展 公孙舍之,罕氏 也; 子西 公孙夏,駟氏 也; 子产 公孙侨,国氏 也; 伯有 良霄,良氏 也; 子大叔 游吉,游氏 也; 子石 公孙段,丰氏 也; 伯石 印段,印氏 也。”
    新唐书·武平一传》:“日用 曰:‘ 鲁 三 桓、郑 七 穆 奈何?’答曰:‘ 庆父叔牙、季友、桓 三子也…… 郑穆公 十一子, 子然 及二 子孔 三族亡, 子羽 不为卿,故称 七穆 :子罕、子駟、子良、子国、子游、子印、子丰 也。’一座惊服。”
    清•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六章:“鲁 之三 桓,郑 之七 穆,楚 之 屈、景 ……世执政权。”

网络解释

七穆七穆指郑七穆,是春秋时期郑国七家卿大夫家族的合称,包括驷氏、罕氏、国氏、良氏、印氏、游氏、丰氏,他们都是郑穆公的后代,与鲁国三桓、晋国六卿一样都是卿族执政。

郑穆公有十三个儿子其中公子夷(姬夷)和公子坚(姬坚)先后嗣位为郑灵公和郑襄公,子孔死于内乱,子然和士子孔的儿子受子孔的牵连出奔国外,子羽的后代不为卿,剩下的子罕(公子喜)、子驷、子丰、子游(公子偃)、子印、子国、子良(公子去疾)及后代被人统称七穆。在政治斗争中,七穆逐渐控制了郑国的政权,七穆中又以罕氏最强,至春秋末期七穆其他家族被排挤衰落,郑国的政坛上只剩下罕氏和驷氏两家。

七穆的字义分解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2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16

    ["温和;~清(a.清平;b.指上天)。~如清风。恭敬:严肃:肃~。静~。古同“默”,沉默。古代宗庙次序,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姓。"]详细解释

七穆的分字组词

七穆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