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ì kǒu

赤口

拼音
chì kǒu
注音
ㄔˋ ㄎㄡˇ

赤口的意思

词语解释

赤口chì kǒu

  1. 谗毁者之口。

  2. 旧指一种恶神,主斗讼之事。

  3. 见“赤口”。

引证解释

  1. 谓谗毁者之口。

    唐•李翱 《准制祭伏波神文》:“小人赤口,曷本於理?”
    宋•陆游 养生诗:“忠言何啻千金药,赤口能烧万里城。”

  2. 旧指一种恶神,主斗讼之事。

    宋•储泳 祛疑说》:“赤口,小煞耳。人或忤之,率多鬭讼。”
    宋•陆游 《己未重五诗:“安用丹书赤口风波虽恶不关身。”

  3. 见“赤口”。

网络解释

赤口赤口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一种恶神,主斗讼之事。每年农历正月初三。根据传统习俗当日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出外亲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故赤口日亦称为小年朝。

赤口的字义分解

  • 拼音 kǒu 部首 总笔画 3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 ~腔。~才。~齿。~若悬河。容器通外面的地方。 瓶子~。出入通过的地方。 门~。港~。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 古北~。喜峰~。破裂的地方。 ~子。"]详细解释

  • 拼音 chì 部首 总笔画 7

    ["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 ~血。~字。真诚,忠诚。 ~诚(极其真诚)。~忱。~子(纯洁无暇的初生婴儿,古代亦指百姓)。~胆忠心。空无所有。 ~手空拳。~地千里。裸露。 ~脚(光脚)。"]详细解释

赤口的分字组词

赤口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