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ăo chāo

宝钞

拼音
băo chāo
注音
ㄅㄠˇ ㄔㄠ
繁体
寶鈔

宝钞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宝钞bǎo chāo

  1. 古时纸币,即元、明、清代发行一种纸币,如“至元通行宝钞”,“大明通行宝钞”、“大清宝钞

    paper currency;

  1. 元、明、清•三代发行的一种纸币。 元世祖 中统 元年十月始行“中统宝钞”,面值自十文至二贯文,共九等。 至元•二十四年发行“至元通行宝钞”,自五文至二贯文,共十一等。 明•洪武 八年发行“大明通行宝钞”,自一百文至一贯,共六等流行一百多年。 清•咸丰 三年,亦曾发行“大清宝钞”。参阅《元史·食货志一》《明史·食货志五》《清史稿·食货志五》

国语辞典

宝钞bǎo chāo

  1. 一种元、明发行的纸币。元世祖时制造中统宝钞,后又发行至元通行宝钞。明洪武时设宝钞提举司,制造大明宝钞

    《元史·卷九三·食货志一》:「世祖中统元,始造交钞,……是年十月,又造中统宝钞。」
    《明史·卷八一·食货志》:「七年,帝乃设宝钞提举司。明年始诏中书省造大明宝钞,命民间通行。」

网络解释

宝钞宝钞是元、明、清政府发行的纸币。蒙古忽必烈即位后,沿袭金之交钞法,于中统元年 (1260年) 10月发行“中统元宝”纱,以金银为发行准备,持钞人如需用硬币随时可到平准库依法比价换银或金,币值稳定。中统以后不能继续维持兑现。至元 (1264—1294年) 晚期和至正 (1341—1370年)年间发行的钞,缺乏金银准备,物价因而腾贵,陷入不可收拾局面。明洪武七年 (1374年) 设宝钞提举司,发行“大明宝钞”,与铜钱同时使用

宝钞的字义分解

  • 拼音 bǎo 部首 总笔画 8

    ["玉器,泛指珍贵的东西。 ~贝。~剑。~物。~藏( zàng )。国~。财~。珍~。传( chuán )家~。如获至~。~贵。帝王的印信,借指帝位。 ~座。登大~(皇帝登基)。敬辞,用于称别人的,~地。~刹(称呼庙字)。~号(称呼别人的店铺)。指金属货币。 元~。赌具的一种。 开~。押~。"]详细解释

  • 拼音 chāo 部首 总笔画 9

    ["同“抄”。纸币。 ~票。现~。兑换外~。"]详细解释

宝钞的分字组词

宝钞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