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ánzhēn

拼音
朗读mián lǐ zhēn
注音
朗读ㄇㄧㄢˊ ㄌㄧˇ ㄓㄣ
词性
成语
繁体
綿裏針

绵里针的意思

词语解释

绵里针mián lǐ zhēn

  1. 亦作“绵里针”。

  2. 比喻柔和而内尖刻

  3. 比喻书法柔中有刚。

引证解释

  1. 亦作“绵里鍼”。 比喻外柔和而内尖刻。

    元•石德玉 曲江池第二折:“笑里刀剐皮割肉,绵里针剐髓挑觔。”
    金瓶梅词话第五一回:“原来知人知面不知心那里看人去,乾净是个绵里针肉里刺的货。”
    茅盾 清明前后第三幕:“严 虽老练什么都见过,但当着客人面前这样绵里针有点不住。”

  2. 比喻书法柔中有刚。参见绵里铁”。

    清•焦循 《忆书》卷一:“前侍御南海 吴荷屋 出 顾氏 玉泓馆 所藏 宋•庆历 间 范氏 书楼原石拓本见示丰腴悦泽,緜里藏鍼,凡得六百八字,为平生仅见。”

国语辞典

绵里针mián lǐ zhēn

  1. 藏在绵絮里的针。指不易觉察阴谋

    元·石君宝曲江池·第二折》:「笑里刀剐皮割肉,绵里针剔髓挑觔。」
    《金瓶梅·第五一回》:「干净是个绵里针、肉里刺的货, 还不知汉子跟前架的甚么舌儿哩!」

  2. 比喻小心细心。元·王实甫也作「绵里裹针」、「绵里藏针」。

    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得了个纸条恁般绵里针,若见玉天仙怎生软厮禁?」

绵里针的字义分解

  • 拼音 mián 部首 总笔画 11

    ["蚕丝结成的片或团,供絮衣被、装墨盒等用。 丝~。~绸。~里藏针。像丝绵那样柔软或薄弱。 ~薄。~软。~力。像丝绵那样延续不断。 ~延。~联。~长。~亘。连~。性情温和。 他平时挺~。"]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7

    ["居住的地方。 故~。返~(回老家)。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弄( lòng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 一~(等于五百米)。~程牌。衣物的内层。 被~。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 ~外。心~。这~。那~。姓。"]详细解释

  • 拼音 zhēn 部首 总笔画 7

    ["缝织衣物引线用的一种细长的工具。 ~线。细长像针的东西。 时~。用针扎治病。 ~灸。注射用的器具和药物。 ~头。"]详细解释

绵里针的分字组词

绵里针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