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áishěng

拼音
朗读tái shěng
注音
朗读ㄊㄞˊ ㄕㄥˇ
繁体
臺省

台省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台省tái shěng

  1. 汉的尚书台,三国魏的中书省,都是代表皇帝发布政令中枢机关。后因以“台省”指政府中央机构南北朝以来虽然尚书台已多改称尚书省,并逐渐形成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权制度,但“台省”之称仍沿用不变

  2. 唐代有时亦将三和公御史台称为台省”。

引证解释

  1. 汉•的尚书台, 三国 魏 的中书省,都是代表皇帝发布政令的中枢机关。后因以“臺省”指政府的中央机构。 南北朝 以来,虽然尚书台已多改称尚书省,并逐渐形成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权的制度,但“臺省”之称仍沿用不变

    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丰 不知而往,即杀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丰 在臺省,常多託疾。”
    《旧唐书·刘祥道传》:“汉•魏 以来,权归臺省,九卿皆为常伯属官。”
    唐•杜甫 《醉时歌》:“诸衮省衮登臺省, 广文先生 官独冷。”

  2. 唐 代有时亦将三和公御史台合称为“臺省”。

国语辞典

台省tái shěng

  1. 汉时尚书的称呼

  2. 唐时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的总称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

  3. 台湾省政府功能业务组织调整前的缩称。参见台湾省」条。

网络解释

台省

汉代之“尚书”属少府,在宫禁台阁之中当时称宫禁中为省中,故尚书省又有台省之称。唐高宗时以尚书省为中台,门下省为东台,中书省为西台,总称为台省,亦有合“三省”及御史台称台省者。

台省的字义分解

  • 拼音 táitāi 部首 总笔画 5

    ["高平的建筑物。 亭~楼阁。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 井~。窗~。灯~。量词。 一~戏。台湾省的简称。 ~胞。~币。姓。桌子、案子。 写字~。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三台〕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鉴。~甫。","〔天~〕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详细解释

  • 拼音 shěngxǐng 部首 总笔画 9

    ["地方行政区域。 ~份。~会。节约,不费。 ~钱。~事。~吃俭用。简易,减免。 ~略。~称。~写。中国古官署名。 中书~(①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②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门下~。秘书~。古代称王宫禁地。 ~中。~闼(禁中)。","检查。 反~(检查自己)。~察(考察)。吾日三~吾身。知觉,觉悟。 ~悟。发人深~。看望父母、尊亲。 ~亲。~视。"]详细解释

台省的分字组词

台省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