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干
- 拼音
- shī gàn
- 注音
- ㄕ ㄍㄢˋ
- 繁体
- 師干
师干的意思
词语解释
师干
引证解释
本指军队的防御力量。后用以指军队。
引《诗·小雅·采芑》:“其车三千,师干之试。”
毛 传:“师,众;干,捍;试,用也。”
陈奂 传疏:“言军士之众,足为扞御之用也。”
宋•叶适 《祭薛端明文》:“何师干之晚试兮,乃时命之不吾与!”清•夏燮 《中西纪事·外夷助剿》:“臣忝统师干,自当以愚所及,缕析上陈,以备圣明采择。”
罗正纬 《滦州革命纪实初稿·反革命之阴谋》:“公总领师干,宜以民意为重,不可冒此不韙,致招自危。”指军队的统帅。
引清•昭槤 《啸亭续录·杨武陵》:“杨武陵 嗣昌 居师干二载,虽有舆尸之咎,然将帅如 左良玉、殷太白 等,皆骄抗违命,以致败亡,似未可以耑责也。”
网络解释
本指军队的防御力量。后用以指军队。
师干的字义分解
-
师
拼音 shī 部首 巾 总笔画 6["①教人的人。如 老~。导~。~傅。~生。~徒。~德。良~益友。好( hào )为人~。②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如 工程~。医~。技~。③效法。如 ~法古人。④榜样。如 ~范。⑤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如 ~母。~兄。~弟。~妹。⑥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如 法~。禅~。⑦军队。如 会~。出~。⑧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如 ~长。~座。⑨一国的首都。如 京~。⑩姓。"]详细解释
-
干
拼音 gāngàn 部首 干 总笔画 3["①触犯,冒犯,冲犯。如 ~扰。~涉。~预(亦作“干与”)。森然~霄。②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如 ~禄。~仕。③关连,涉及。如 ~系。互不相~。④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如 大动~戈。⑤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如 天~。~支。⑥涯岸,水边:“河之~兮”。⑦个数。如 若~。⑧没有水分或水分少,跟“湿”相对。如 ~燥。~柴。⑨干的食品或其他东西。如 饼~。豆腐~。⑩枯竭,尽净,空虚。如 ~尽。~杯。⑪副词,空,徒然,白白地。如 ~着急。⑫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如 ~亲。⑬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对方难堪。如 我又~了他一顿。⑭〈方〉慢待;置之不理。如 把客人~在一旁。⑮〔~将( jiàng )〕古剑名。⑯姓。","①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如 树~。躯~。~线。②做。如 ~事。说~就~。③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如 ~才。~员。~练。④方言,坏、糟。如 事情要~。"]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