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ǔ fēng shí yǔ

五风十雨

拼音
wǔ fēng shí yǔ
注音
ㄨˇ ㄈㄥ ㄕˊ ㄩˇ
词性
成语
繁体
五風十雨
近义词
风调雨顺 十风五雨

五风十雨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五风十雨wǔ fēng shí yǔ

  1. 语出汉·王充《论衡·是应》:“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谓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后用以形容风调雨顺

引证解释

  1. 谓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后用以形容风调雨顺。

    语出 汉•王充 《论衡·是应》:“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宋•杨炎正 《水调歌头·呈辛隆兴词:“不道七州三垒,今岁五风十雨,全是太平时。”
    元•萨都剌 云山图》诗:“清平海宇无风烟,五风十雨丰年。”
    明•高启 南州野人为吴邑曾令赋》:“五风十雨和气应,勿遣寸土生蒿芜。”

国语辞典

五风十雨wǔ fēng shí yǔ

  1. 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语本汉·王充后比喻风调雨顺。宋·王炎〈丰年谣〉五首之一:「五风十雨天时好,又见西郊稻秫肥。」元·萨都拉〈送广信司狱〉诗:「五风十雨乐太平,肯使人间冤狱?」也作「十风五雨」。

    《论衡·是应》:「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五风十雨的字义分解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4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 ~彩。~官。~谷。~金。~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行(指金、木、水、火、土)。~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脏(指心、肝、脾、肺、肾)。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详细解释

  • 拼音 shí 部首 总笔画 2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表示多、久。 ~室九空。表示达到顶点。 ~足。~成。"]详细解释

  • 拼音 yǔyù 部首 总笔画 8

    ["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 ~水。~季。","下雨,落下。 ~雪。"]详细解释

  • 拼音 fēngfěng 部首 总笔画 4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 ~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 ~潮。~靡一时。~驰电掣。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 ~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消息,传闻。 ~传( chuán )(传闻)。闻~而动。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 ~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指民歌、歌谣。 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中医学指某些疾病。 ~瘫。~湿。姓。","古同“讽”,讽刺。"]详细解释

五风十雨的分字组词

五风十雨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