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í dí

夷狄

拼音
yí dí
注音
ㄧˊ ㄉㄧˊ
近义词
蛮夷

夷狄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夷狄yí dí

  1. 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泛称华夏以外的各族。

  2. 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3. 视为夷狄

翻译

  • 英语 non-Han tribes in the east and north of ancient China, barbarians
  • 德语 Barbar (S)​

引证解释

  1. 古称东方部族为 夷,北方部族为 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汉书·萧望之传》:“圣王之制,施德行礼,先京师而后诸夏,先诸夏而后夷狄。”
    宋•王安石 河北民》诗:“家家养子耕织,输与官家夷狄。”
    鲁迅 《坟·论“他妈的!”》:“唐•以后自夸族望风气渐渐消除;到了 金 元,已奉夷狄帝王,自不妨屠沽卿士。”

  2. 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国语·郑语》:“或在王室,或在夷狄,莫之数也。”
    唐•韩愈 《毛颖传》:“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 管城。”
    唐•聂夷中 行路难》诗:“莫言行路难,夷狄如中国。”

  3. 视为夷狄

    《公羊传·桓公十五年》:“皆何以称人?夷狄之也。”
    《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其谓之 秦 何?夷狄之也。”
    《新五代史·十国世家年谱论》:“以 五代 之君而视 十国,夷狄之则未可也。”

国语辞典

夷狄yí dí

  1. 古称四境开化民族

    史记·卷一〇六·吴王濞传》:「母亲夷狄,以疏其属。」
    《大宋宣和遗事·元集》:「阴浊用事时节夷狄陆梁小人得志。」

    蛮夷

网络解释

夷狄夷狄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í dí,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论语·八佾》有记载:“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夷狄的字义分解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6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 东~。九~(古时称东夷有九种)。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 华~杂处(chǔ ㄔㄨˇ)。平,平坦,平安。 化险为~。弄平。 ~为平地。消灭。 ~灭。族~(诛杀犯罪者家族)。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古代的锄类工具。同“怡”,喜悦。同“痍”,创伤。姓。"]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7

    ["中国古族名。春秋前,长期活动于齐、鲁、晋、卫、宋、郑等国之间,与诸国有频繁的接触。因为他们主要居住于北方,故又通称“北狄”(亦作“翟”)。秦汉以后,中国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古代最下级的官吏。有力的麋鹿。同“翟”,乐舞所用的雉羽。姓。"]详细解释

夷狄的分字组词

夷狄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