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ū jié

屈节

拼音
qū jié
注音
ㄑㄩ ㄐㄧㄝˊ
繁体
屈節

屈节的意思

词语解释

屈节qū jié

  1. 失去尊严节操

    屈节辱命。——汉书·李广苏建传》

    forfeit one’s honour;

  2. 降低身分,对人谦卑

    卑躬屈节屈节事人。

    stoop to;

引证解释

  1. 犹言失节归附

    《汉书·苏武传:“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 汉•?”
    后汉书·杜林传》:“林 虽拘於 嚣,而终不屈节。”
    三国演义第七七回:“关公 夜走 临沮,为 吴 将所获,义不屈节父子归神。”
    《痛史》第七回:“原来 伯颜文天祥 在营中,见他举止不凡有时与他谈论,他却絶屈节意思。”
    梁启超 匈牙利爱国者噶苏士传》:“格拉布加 独立不支,寻亦屈节。”

  2. 降低身分相从。

    汉•刘向 《九叹·怨思》:“顾屈节从流兮,心巩巩不夷。”
    南朝•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络秀伯仁 等:‘我所以屈节为汝家作妾,门户计耳!’”清•李渔 比目鱼·决计》:“祗为美人甘屈节藉口贤人简兮。”

国语辞典

屈节qū jié

  1. 不能保持节操。

    《汉书·卷五十四·苏建传》:「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明公诚能推赤心,屈节以事契丹。」

网络解释

屈节屈节是汉语词汇,拼音qū jíe,指犹言失节归附。

屈节的字义分解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8

    ["使弯曲,与“伸”相对。 ~曲( qū )。~折。~膝。~伸(弯曲和伸直,引申为失意和得意)。首~一指。卑躬~膝。低头,降服。 ~服。~从。威武不~。冤枉,叫人不痛快。 冤~。委~。~辱。~才。~就(受委屈而担任某种职务,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驾。~己待人。理亏。 ~心(亏心,昧心)。理~词穷。姓。"]详细解释

  • 拼音 jiéjiē 部首 总笔画 5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 竹~。~外生枝。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 关~。两~车厢。段落,事项。 ~~(一段一段地,逐步)。~目。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 ~气。~令。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 ~日。礼度。 礼~。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 ~奏。~拍。~律。操守。 ~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省减,限制。 ~省。~制。开源~流。略去,简略。 ~选。~录。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 符~。使~。姓。","〔~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详细解释

屈节的分字组词

屈节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