跰趾
- 拼音
- bèng zhǐ
- 注音
- ㄅㄥˋ ㄓˇ
跰趾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网络解释
西方医学认为,这是一种脚部的病变,是一种由摩擦生成的茧子。称为Lister's corn。
关于跰趾流传较广的传说是“山西人脱袜验甲”:山西民间,有“脱袜验甲”的传统说法。相传600多年前,朱元璋坐得天下,决定把当时人口较多的山西人南迁。移民们集合到洪洞县大槐树下,难舍故土,士兵们在每人的小脚趾甲上砍了一刀,方便日后认祖归宗,但凡是趾甲上有裂痕、或趾甲分瓣的,都是亲人。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研究室调查推测,瓣状甲这种遗传性状可能是5000年前华夏民族就有的一个生理性状,也可能是某个已融入汉族的古代少数民族的生理特征,但要想归根到哪个民族所特有的,那就很难去考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