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ò shāng fēng

破伤风

拼音
pò shāng fēng
注音
ㄆㄛˋ ㄕㄤ ㄈㄥ
词性
名词
繁体
破傷風

破伤风的意思

词语解释

破伤风pò shāng fēng

  1. 病名又名伤痉、金疮痉。一种急性传染病,因破伤风杆菌创口侵入体内引起

    tetanus;

引证解释

  1. 急性传染病的一种。因破伤风杆菌创口侵入体内而引起。

    宋•洪迈 《夷坚丁志·张颜承节》:“我为主公所击,已中破伤风,恐不得活。”
    《元典章·刑部四·诸杀》:“八岁男 汪驴儿 先用土块掷打十岁 赵引儿 本人却用土块还打,误伤五岁男 汪黑廝,因破伤风身死。”
    《初刻拍案惊奇三三:“包龙图 密地分付牢子不准难为安住,又分付衙门中人张扬出去,只説 安住 破伤风发,不久待死。”
    《花城》1981年第6期:“根据人道主义,我还得给你缝好!你要是服从破伤风送了命,我可不负责任!”

国语辞典

破伤风pò shāng fēng

  1. 病名。一种由破伤风杆菌在体内产生毒素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症状出现咀嚼肌的痉挛,引起牙关紧闭,次出现其他肌肉的痉挛,常能致命

网络解释

破伤风 科普中国破伤风(tetanus)是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毒素主要侵袭神经系统中的运动神经元因此本病以牙关紧闭、阵发性痉挛、强直性痉挛的为临床特征,主要波及的肌群包括咬肌、背棘肌、腹肌四肢肌等。破伤风潜伏期通常为7~8天,可短至24小时或长达数月、数年。潜伏期越短者,预后越差。约90%的患者受伤后2周内发病偶见患者在摘除体内存留多年的异物后出现破伤风症状。人群普遍易感,且各种类型大小创伤可能含有破伤风梭菌的土壤污泥污染,但只有少数患者会发病。在户外活动多的温暖季节,受伤患病者更为常见患病后无持久免疫力,故可再次感染。

破伤风的字义分解

  • 拼音 shāng 部首 总笔画 6

    ["受损坏的地方。 工~。~痕。损害。 ~了筋骨。~脑筋。~神。劳民~财。因某种致病因素而得病。 ~风。~寒。因过度而感到厌烦。 ~食。妨碍。 无~大体。悲哀。 悲~。哀~。神~。感~。~悼。~逝(悲伤地怀念去世的人)。得罪。 ~众。开口~人。"]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10

    ["碎,不完整。 碗打~。~灭。~旧。~败。~落。~陋。~颜(转为笑容)。~绽(衣服裂开,指事情或说话的漏洞或矛盾)。牢不可~。分裂。 ~裂。~读(同一个字形因意义不同而有两个以上读音,把习惯上通常的读音之外的读音,称“破读”)。~土。使损坏。 ~坏。~损。超出。 ~例。~格。花费,耗费。 ~费。~财。~产。打败,打垮。 ~阵。~门。攻~。揭穿。 ~案。~译。~获。"]详细解释

  • 拼音 fēngfěng 部首 总笔画 4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 ~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 ~潮。~靡一时。~驰电掣。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 ~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消息,传闻。 ~传( chuán )(传闻)。闻~而动。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 ~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指民歌、歌谣。 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中医学指某些疾病。 ~瘫。~湿。姓。","古同“讽”,讽刺。"]详细解释

破伤风的分字组词

破伤风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