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ì kă

契卡

拼音
qì kă
注音
ㄑㄧˋ ㄎㄚˇ

契卡的意思

词语解释

契卡qì kǎ

  1. “(全俄)肃清反革命怠工特设委员会”(1917-1922年)缩写音译有时用来指该组织工作人员

引证解释

  1. “(全 俄 )肃清反革命怠工特设委员会”(1917-1922年)缩写音译有时用来指该组织工作人员

网络解释

契卡契卡(全称为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简称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是俄文的缩写音译)是前苏联的一个情报组织,于1917年12月20日由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创立。该组织是因为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成功要求捷尔任斯基创办一个可以“用非常手段一切反革命分子斗争机构”而创立的。

捷尔任斯基将契卡任务概括为:“在全国范围消灭制止反革命和怠工行为,将其积极分子交由法庭处理同时进行前期侦查预审。”实际上契卡主要职能包括逮捕苏联国内的反革命分子,并负责管理监狱搜查、逮捕、拘禁

契卡于1922年被改组成国家政治保卫局(即格别乌),1934年7 月 改名为国家安全总局(隶属内务人民委员部),,后又在1954年更名为国家安全委员会,即著名的苏联情报组织克格勃

契卡的字义分解

  • 拼音 qiǎkǎ 部首 总笔画 5

    ["在交通要道设置的检查或收税的地方。 关~。~子。夹东西的器具。 发( fà )~。领带~。夹在中间,堵塞。 ~壳。鱼刺~在嗓子里。","用手的虎口紧紧按住。 ~脖子。把人阻挡住。 ~住敌人的退路。机械工程的专用工具。 ~钳。~尺。~规。"]详细解释

  • 拼音 qìqièxiè 部首 总笔画 9

    ["证券,证明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约。~据。房~。相合,相投。 相~。~合。默~。~友。~分( fèn )(投合无间的情分)。~厚。用刀雕刻。 ~刻。~舟求剑。〔~机〕指事物转化的关键。刻的文字,近代称甲骨文。 书~。~文(甲骨文)。","古同“锲”,用刀子刻。","古人名,中国商朝的祖先,传说是舜的臣,助禹治水有功而封于商。"]详细解释

契卡的分字组词

契卡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