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è yán fă

榷盐法

拼音
què yán fă
注音
ㄑㄩㄝˋ ㄧㄢˊ ㄈㄚˇ
繁体
榷鹽法

榷盐法的意思

词语解释

榷盐法què yán fǎ

  1. 唐代中叶对盐就场专卖(官收官卖)的制度。干元元年(公元758年)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时盐铁使刘晏继续推行。其主要内容:在产盐区设置盐官,向盐户统购盐,加价出售。后再将盐税加入卖与商人。听其运销。产盐区较远地区又设常平盐予以调济。刘晏诛后,这种制度逐渐废弛参阅新唐书·食货志四》

引证解释

  1. 唐•代中叶对盐就场专卖(官收官卖)的制度。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盐铁、铸钱使 第五琦 初变盐法宝应 元年(公元762年)时盐铁使 刘晏 继续推行。其主要内容:在产盐区设置盐官,向盐户统购盐,加价出售。后再将盐税加入卖与商人。听其运销。产盐区较远地区又设常平盐予以调济。 刘晏 诛后,这种制度逐渐废弛。参阅新唐书·食货志四》

网络解释

榷盐法榷盐法是唐中叶对盐就场专卖的制度。 唐代食盐专卖始于肃宗,乾元元年 (公元758年)唐肃宗任命第五琦为盐铁铸钱使。第五琦作榷盐法规定凡产盐之地,均设盐官。盐户制盐立户籍,称亭户,国家免去亭户的徭役,所产的盐均由官府收购、运销,不准私买。

榷盐法的字义分解

  • 拼音 què 部首 总笔画 14

    ["渡水的横木。专卖。 ~货。~场(征收专卖税的交易场所)。~税(专卖业的税)。商讨。 商~。"]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8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处理事物的手段。 办~。设~。手~。写~。仿效。 效~。标准,规范,可仿效的。 ~式。~帖。佛家的道理。 佛~。~号。~轮。~像。~门。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 ~师。~器。~事。指“法国” ~文。~式大菜。姓。"]详细解释

  • 拼音 yán 部首 总笔画 10

    ["无机化合物,一种有咸味的无色或白色结晶体,成分是氯化钠,用来制造染料、玻璃、肥皂等,亦是重要的调味剂和防腐剂(有“海盐”、“池盐”、“井盐”、“岩盐”等种类) ~巴。~卤。~分( fèn )。~田。〔~酸〕氯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基本的化学原料,多用于工业和医药。化学上称酸类与碱类中和而成的化合物。 酸式~。碱式~。"]详细解释

榷盐法的分字组词

榷盐法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