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jié

石碣

拼音
shí jié
注音
ㄕˊ ㄐㄧㄝˊ

石碣的意思

词语解释

石碣shí jié

  1. 石碑:亭东有石碣文字完整

引证解释

  1. 圆顶的石碑。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又西北入 济水,城西北三里有 项王 羽 之冢,半许毁坏石碣尚存。”
    唐•刘禹锡 《宜城歌》:“花臺侧生树,石碣阳鐫额。”
    《英烈传》第一回:“﹝ 田丰 ﹞默坐良久,见一石碣,高有尺许。”
    清•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三:“﹝ 刘南庐 ﹞卒於 通州 之 狼山,羣僧为葬於 骆右丞 墓侧,置石碣焉。”
    清•崇彝 道咸以来朝野杂记:“阁东亭为石碣,刻 乾隆 御制文源阁记》。”

  2. 箭名。

    汉•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越王 中分其师,以为左右军,皆被兕甲,又令 安广 之人,佩石碣之矢,张 卢生 之弩。”

国语辞典

石碣shí jié

  1. 圆顶的石碑。

    水浒传·第四一回》:「将近行到门前,见有一座石碣,上镌八个大字,乃是『号山枯松涧火云洞』。」
    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方欲进篱门去,忽见路旁有一石碣,亦为留题之备。」

石碣的字义分解

  • 拼音 shídàn 部首 总笔画 5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 ~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指石刻。 金~。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 药~。药~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姓。中国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的简称。中文部首。 石部在秦朝和汉朝时作为质量单位使用(亦可训读为dàn)。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一石为一百二十斤。汉代一斤大约有258.24克,一石大概为31千克。","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详细解释

  • 拼音 jiéyà 部首 总笔画 14

    ["圆顶的石碑。 残碑断~。墓~。","〔~磍〕猛兽盛怒的样子。"]详细解释

石碣的分字组词

石碣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