髀石
- 拼音
- bì shí
- 注音
- ㄅㄧˋ ㄕˊ
髀石的意思
词语解释
髀石
引证解释
引《元史·太祖纪》:“復前行至一山下,有马数百,牧者唯童子数人,方击髀石为戏。”
《元朝秘史》卷三:“札木合 将一个麅子髀石与 帖木真,帖木真 却将一个铜灌的髀石回与 札木合。”
李文田 注:“《契丹国志》曰:宋真宗 时, 晁迴 往 契丹 贺生辰,还言国主皆佩金玉锥,又好以铜及石为槌以击兔。然则髀石乃击兔所用,以麅鹿之骨角或铜灌而成也。 杨宾 《柳边纪略》曰:宁古塔 童子相戏,多剔麞麅麋鹿腿前骨,以锡灌其窍,名噶什哈,或三或五,堆地上击之,中者尽取所堆,不中者与堆者一枚,多者千,少者十百,各盛於囊,岁时閒暇,虽壮者亦为之。据 杨 此文,则此风不特 蒙古,并可知 帖木真 与 札木合 所以交换髀石之故,噶什哈即满洲语指髀石也。”
网络解释
髀石的字义分解
-
石
拼音 shídàn 部首 石 总笔画 5["①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如 ~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②指石刻。如 金~。③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如 药~。药~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④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⑤姓。⑥中国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的简称。⑦中文部首。如 石部⑧在秦朝和汉朝时作为质量单位使用(亦可训读为dàn)。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一石为一百二十斤。汉代一斤大约有258.24克,一石大概为31千克。","◎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详细解释
-
髀
拼音 bì 部首 骨 总笔画 17["◎大腿,亦指大腿骨。如 ~肉复生(因长久不骑马,大腿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安逸,无所作为)。"]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