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ǐ lín fǔ

李林甫

拼音
lǐ lín fǔ
注音
ㄌㄧˇ ㄌㄧㄣˊ ㄈㄨˇ

李林甫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唐代大臣公元735年任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不久封晋国公,权势甚盛。为人奸诈,对人表面友好暗中加以陷害,被称为口蜜腹剑”。在位期间勾结宦官嫔妃不许谏官批评朝政,只求取媚于玄宗,政事日趋腐败

翻译

  • 英语 Li Linfu (-752)​, Tang politician, chancellor under Tang emperor Xuanzong 玄宗

国语辞典

李林甫lǐ lín fǔ

  1. 人名。(西元589~?)​小字哥奴,号月堂,唐代宗室。其性狡猾聪慧善于权谋谄媚。玄宗时为相,结纳宦官妃嫔,能察言观色迎合上意,故奏对称旨在朝十九年,专政自恣,遂酿成安史之乱

网络解释

李林甫 (唐朝宗室、宰相)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唐高祖李渊堂弟长平肃王李叔良曾孙画家李思训之侄。

李林甫出身于唐朝宗室郇王房,早年历任千牛直长、太子中允、太子谕德、国子司业、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黄门侍郎,后以礼部尚书之职拜相,加授同三品。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李林甫接替张九龄,升任中书令(右相),后进封晋国公,又兼尚书左仆射。天宝十一十一月(753年1月),李林甫病逝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后被杨国忠诬告谋反,遭削官改葬,抄没家产子孙流放

李林甫担任宰相十九年,是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他大权独握,蔽塞言路,排斥贤才导致纲纪紊乱,还建议重用胡将,使得安禄山做大,被认为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

李林甫的字义分解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7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 ~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姓。通“理”。(①古代狱官,法官。②道理,规律。③惩治。④星名。)"]详细解释

  • 拼音 lín 部首 总笔画 8

    ["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 树~。森~。~海。~薮(➊山林小泽;➋喻丛集的处所)。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 书~。艺~。碑~。儒~。姓。"]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7

    ["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后指人的表字(亦作“父”) 台~(询问别人名号的礼貌用语)。刚刚,才。 年~弱冠。惊魂~定。大:“无田~田”(不要去耕大田)。姓。"]详细解释

李林甫的分字组词

李林甫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