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óng zuì

同罪

拼音
tóng zuì
注音
ㄊㄨㄥˊ ㄗㄨㄟˋ

同罪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同罪tóng zuì

  1. 同样罪行;同样的罪名

  2. 同样的过失

  3. 同样论罪;同样受到处罚

引证解释

  1. 同样的罪行;同样的罪名。

    左传·襄公六年》:“同罪异罚,非刑也。”
    后汉书·桓谭传》:“一事殊法,同罪异论,姦吏得因缘为市。”
    宋•陆游 南唐书·江文蔚传》:“同罪异诛,观听疑惑。”

  2. 同样的过失。

    宋•米芾 《寄雪郎中彭绍》诗之二:“张颠 与 柳 颇同罪鼓吹俗子乱离。”

  3. 同样论罪;同样受到处罚。

    《左传·昭公七年》:“吾先君 文王,作僕区之法,曰:‘盗所隐器,与盗同罪。’”《晋书·刑法志:“其见知而故不举劾,各与同罪……其不见不知,不坐也。”
    田汉 《谢瑶环》第五场:“你们休得猖狂,岂不闻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同罪tóng zuì

  1. 相同罪责

    三国演义·第四回》:「擒献者,赏千金,封万户侯窝藏同罪。」

    如:「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网络解释

同罪同罪,汉语词汇。

拼音:tóng zuì

释义:1、同样的罪行;同样的罪名。同等的罪行。2、同样的过失。3、同样论罪;同样受到处罚。

同罪的字义分解

  • 拼音 tóngtòng 部首 总笔画 6

    ["一样,没有差异;相~。~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侪(同辈)。~庚(同岁)。~年。~胞。~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仁(同人)。~仇敌忾。~工异曲。~室操戈。情~手足。共,在一起(从事) 共~。~学。~步。殊途~归。~舟共济。和,跟。 ~流合污。姓。","〔胡~〕见“胡”。"]详细解释

  • 拼音 zuì 部首 总笔画 13

    ["犯法的行为。 犯~。~人。认~。有~。~恶。~名。~魁。~行。~证。~责。~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不容诛。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 功~。~愆。~尤(“尤”,过失,罪过)。归~于人。刑罚。 判~。畏~。待~。请~。苦难,痛苦。 受~。"]详细解释

同罪的分字组词

同罪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