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o cè

骚策

拼音
sāo cè
注音
ㄙㄠ ㄘㄜˋ
繁体
騷策

骚策的意思

词语解释

骚策sāo cè

  1. 离骚战国策

引证解释

  1. 《离骚》《战国策》

    清•章学诚 文史通义·答大儿贻选问》:“若 六代 辞章,全出《骚》《策》。”

网络解释

骚策骚策,拼音是sāo cè ,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指《离骚》和《战国策》。

骚策的字义分解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12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鞭打。 ~马。鞭~。激励,促进。 ~动。~勉。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 简~。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 ~命。~免。~封。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 ~论。~问。杖。 ~杖。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计谋,主意,办法。 上~。献~。决~。政~。~划。束手无~。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姓。"]详细解释

  • 拼音 sāosǎo 部首 总笔画 12

    ["动乱,扰乱,不安定。 ~乱。~扰。~动。忧愁:“离~者,犹离忧也。”指中国屈原的《离骚》,后泛指诗文。 ~体。~人。~客。风~(❶指《诗经》和《离骚》,代指古代诗歌或文化;❷指妇女举止轻佻)。举止轻佻,作风下流。 ~货。同“臊”(sāo ㄙㄠ)。","古通“扫”,尽其所有,扫数出动:“大王宜~淮南之兵。”"]详细解释

骚策的分字组词

骚策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