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á lǐ

达礼

拼音
dá lǐ
注音
ㄉㄚˊ ㄌㄧˇ
繁体
達禮

达礼的意思

词语解释

达礼dá lǐ

  1. 通行礼仪

  2. 具备

  3. 通晓礼义

  4. 懂得礼节礼貌

引证解释

  1. 通行的礼仪。

    礼记·檀弓下》:“葬于北方北首三代达礼也。”
    韩诗外传卷四:“《韶》干戚,非至乐也; 舜 兼二女,非达礼也。”
    唐•皮日休 《读<韩诗外传>》:“如以 舜 兼二女,非达礼也,则 尧 之世,其礼未定不当责也又宜矣。”
    宋•宋祁 《郭稹不应为嫁母持服议》:“故三年之丧,虽天下达礼,至於情文相称,必降杀从宜。”
    姚华 《曲海一勺·明诗》:“《风》《雅》《颂》谓之达乐,燕、享、祀谓之达礼。”

  2. 具备。

    《礼记·乐记》:“孰亨而祀,非达礼也。”
    郑玄 注:“达,具也。”

  3. 通晓礼义

    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贺生 达礼之宗, 蔡公 儒林之亚。”
    李善 注:“《晋中兴书》曰:‘ 贺循,字 彦先,博览羣书,尤明三《礼》。’”

  4. 懂得礼节、礼貌。

    明•冯梦龙 万事足·见子生嗔:“我与你一向相敬如宾以为你知书达礼之人也。”
    明•冯梦龙 《人兽关·俞公训女》:“达礼知书,秉 伯姬 之雅操;填词染翰,追 班氏 之才华。”

网络解释

达礼达礼,读音dá lǐ,汉语词语,一指通行的礼仪;一指具备;一指通晓礼义;也指懂得礼节﹑礼貌。

达礼的字义分解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5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 婚~。丧( sāng )~。典~。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 ~教( jiào )。~治。克己复~。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 ~让。~遇。~赞。~尚往来。先~后兵。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 ~物。~金。献~。古书名,《礼记》的简称。姓。"]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6

    ["通。 四通八~。~德(通行天下的美德)。~人。~士(达人)。通晓。 洞~。练~。遍,全面。 ~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不计个人的得失)。到。 到~。抵~。通宵~旦。实现。 目的已~。传出来。 传( chuán )~。转( zhuǎn )~。得到显要的地位。 显~。~官贵人。姓。"]详细解释

达礼的分字组词

达礼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