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ì sī

四司

拼音
sì sī
注音
ㄙˋ ㄙ

四司的意思

词语解释

四司sì sī

  1. 司命司禄司危、司中四星官。见“四司六局”。道教天帝的禁宫。明代内府职官名。指惜薪、宝钞、钟鼓、混堂。参阅明·刘若愚《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

引证解释

  1. 指司命、司禄、司危、司中四星官。

    礼记·月令“命有司大难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 唐•孔颖达 疏:“熊 氏引《石氏星经》云:‘司命二星在虚北,司禄二星在司命北,司危二星在司禄北,司中二星在司危北。’ 史迁 云:‘四司,鬼官之长。’”

  2. 见“四司六局”。

  3. 道教谓天帝的禁宫

    云笈七籤》卷八:“九皇上真者,玉虚元君也;四司者,天帝之禁宫也。”

  4. 明•代内府职官名。指惜薪、宝钞、钟鼓、混堂。参阅 明•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

网络解释

四司

宦官官署统称。即惜薪司、钟鼓司、宝钞司、混堂司。各有掌印太监、佥书、监工等。参阅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明宦官官署有二十四衙门,包括十二监,及下属四司八局。

宋代官职统称。即帅司、宪司、仓司、漕司。宋处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原有的州,县基础上新设置“路”。每路设四个机构安抚司(帅司)、提点刑狱司(宪司)、提举常平司(仓司)、转运司(漕司),其中漕、宪、仓三司除了各司其责之外,还负责对路内所辖的地方官进行行政监督,所以通称“监司”。四司互不统属,长官地位相侔,各自拥有独立的机构与官员,分别隶属不同中央部门,有力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 四司的字义分解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5

      ["主管,操作。 ~法。~机。~令。~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空(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②复姓)。~徒(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②复姓)。~马(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②复姓)。~寇(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②复姓)。官署名称。 人事~。视察。 ~日月之长短。姓。"]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5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 ~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详细解释

    四司的分字组词

    四司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