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ù gōng

録公

拼音
lù gōng
注音
ㄌㄨˋ ㄍㄨㄥ
繁体
录公

録公的意思

词语解释

録公lù gōng

  1. 尚书事的敬称

  2. 宋代南方押司录事。

引证解释

  1. 录尚书事的敬称。

    南齐书·海陵王纪》:“宣城王 辅政,帝起居皆諮而后行。思食蒸鱼菜,太官令答无録公命,竟不与。”
    资治通鉴·汉明帝永平十八年》“并録尚书事” 元•胡三省 注:“光武 不任三公,事归臺阁,惟録尚书事者权任稍重,自是迄于 齐 梁,谓之録公。”

  2. 宋 代南方称押司录事。

    宋•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一:“彭 献诗谢之曰:……‘令尹声言有过,録公口口道无灾。思量解开东阁留取头蹄秀才。’南方谓押司録事为‘録公’,览者无不絶倒。”

録公的字义分解

  • 拼音 gōng 部首 总笔画 4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 ~正。~心。大~无私。共同的,大家承认的。 ~理。~式。~海。~制。国家,社会,大众。 ~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让大家知道。 ~开。~报。~然。封建制度最高爵位。 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敬辞,尊称男子。 海~。包~。诸~(各位)。雄性的。 ~母。~畜。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 ~~。外~(外祖父)。姓。"]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16

    ["記載,抄寫。 記~。載~。抄~。~供。記載言行或事物的書冊。 語~。目~。回憶~。採取,任用。 ~取。收~。~用。甄~(經審查鑒別而任用)。"]详细解释

録公的分字组词

録公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