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ī ān shì biàn

西安事变

拼音
xī ān shì biàn
注音
ㄒㄧ ㄢ ㄕˋ ㄅㄧㄢˋ
繁体
西安事變

西安事变的意思

词语解释

西安事变xī ān shì biàn

  1. 亦称“双十二事变”。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为逼蒋联共抗日而拘捕蒋介石实行的一次“兵谏”

    Xi'an Incident;

国语辞典

西安事变xī ān shì biàn

  1. 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在西安遭张学良杨虎城率部劫持事件,至二十五日解决,史称为西安事变」。

网络解释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兵谏)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准备必要前提成为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西安事变的字义分解

  • 拼音 shì 部首 总笔画 8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 ~情。~件。~业。变故。 ~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职业。 谋~(指找职业)。关系和责任。 你走吧,没你的~了。办法。 光着急也不是~儿,还得另找出路。做,治。 不~生产。无所~事。服侍。 ~父母。"]详细解释

  • 拼音 biàn 部首 总笔画 8

    ["性质状态或情形和以前不同;变化;改变。 情况~了。~了样。变成。 沙漠~良田。后进~先进。使改变。 ~废为宝。能变化的;已变化的。 ~数。~态。变卖。 ~产。变通。 通权达~。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 事~。政~。指变文。 目连~。姓。"]详细解释

  • 拼音 ān 部首 总笔画 6

    ["平静,稳定。 ~定。~心。~宁。~稳。~闲。~身立命。~邦定国。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 ~民。~慰。~抚。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 心~。~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没有危险,不受威胁。 平~。转危为~。装设。 ~置。~家立业。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 他~的什么心?疑问词,哪里。 ~能如此?姓。"]详细解释

  • 西

    拼音 部首 西 总笔画 6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 ~面。~晒。~域。~方。~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宫(借指妃嫔)。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 ~学。~画。~餐。~医。姓。"]详细解释

西安事变的分字组词

西安事变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