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ào tǒng

帽筒

拼音
mào tǒng
注音
ㄇㄠˋ ㄊㄨㄥˇ

帽筒的意思

词语解释

帽筒mào tǒng

  1. 放帽的器具。多为瓷制,中空圆柱形。

引证解释

  1. 放帽的器具。多为瓷制,中空,圆柱形。

    宋•廖莹中 《江行杂录:“有一叟失牛,诣 桑国 师占,师曰:‘尔牛在 贾相公 帽筒中。’”萧红 呼兰河传》第三章:“钟的两边站着帽筒帽筒上并不挂着帽子,而插着两个孔雀翎。”
    周立波 《盖满爹》:“辅导员卓上一个帽筒拿到灶门口,用水洗净,灌满一筒水,把花插上。”

网络解释

帽筒

帽筒兴起清朝咸丰年间兴盛于上世纪前半叶,后来发展成为居家摆设女儿出嫁时的必备陪嫁品。“帽筒”以制作工艺、制式、绘画等,饱含了我国一个半世纪的民风民俗,成为雅俗共赏古董瓷器之一。

帽筒的字义分解

  • 拼音 mào 部首 总笔画 12

    ["盖头的东西。 ~子。草~。凉~。军~。礼~。器物的顶罩或套儿。 笔~儿。螺丝~儿。"]详细解释

  • 拼音 tǒng 部首 总笔画 12

    ["粗大的竹管。较粗的中空而高的器物。 烟~。邮~。笔~。衣服等的筒状部分。 袖~儿。靴~。~裙。"]详细解释

帽筒的分字组词

帽筒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