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óu sī shū

游丝书

拼音
yóu sī shū
注音
ㄧㄡˊ ㄙ ㄕㄨ
繁体
游絲書

游丝书的意思

词语解释

游丝书yóu sī shū

  1. 宋·吴说创造一种书体。因连绵不断,状若游丝,故名。

引证解释

  1. 宋•吴说 创造的一种书体。因连绵不断,状若游丝,故名。

    宋•高宗 《翰墨志》:“至若 绍兴 以来杂书游丝书,惟 钱塘 吴説 ;篆法惟 信州 徐兢,亦皆碌碌可叹其弊也。”
    宋•赵与时 《宾退录》卷七:“吴傅朋 説出己意作游丝书,世谓前代无有,然唐书·文艺传》, 吕向 能一笔环写百字,若縈髮然,世号连緜书,疑即此体也。”
    清•安岐 《墨缘汇观录》卷二:“相传 明•季 崑山 黄应龙 家,藏有 吴傅朋 游丝书。”

网络解释

游丝书yóu sī shū ㄧㄡˊ ㄙㄧ ㄕㄨ 《游丝书》 宋吴说 创造的一种书体。因连绵不断,状若游丝,故名。 宋高宗 《翰墨志》:“至若绍兴以来,杂书、游丝书,惟钱塘吴说 ;篆法惟信州徐兢,亦皆碌碌,可叹其弊也。” 宋。赵与时 《宾退录》卷七:“ 吴傅朋说出己意作游丝书,世谓前代无有,然《唐书·文艺传》, 吕向能一笔环写百字,若萦发然,世号连緜书,疑即此体也。” 清 安岐 《墨缘汇观录》卷二:“相传明季昆山、黄应龙家藏有吴傅朋游丝书。”

游丝书的字义分解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5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 蚕~。~绸。缂( kè )~(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像丝的东西。 铁~。菌~。肉~。游~。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 一~不差。 一~笑容。绵长的思绪或感情。 情~。愁~。指弦乐器。 ~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详细解释

  • 拼音 shū 部首 总笔画 4

    ["成本的著作。 ~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信。 ~信。~札。~简。~函。文件。 证~。说明~。写字或写的字。 ~法。~写。~桌。~案。~画。写文章。 大~特~。罄竹难~。字体。 草~。隶~。楷~。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 说~。听~。"]详细解释

  • 拼音 yóu 部首 总笔画 12

    ["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 ~泳。~水。从容地行走。 周~。~历。~逛。~兴( xìng )。~记。~说( shuō )。~山玩水。〈书〉交往,来往。 交~。不固定。 ~资。~走。~牧。~行。~学(古指离开本乡到外地或外国求学)。~击。~弋。~离。~子(离家久居外乡的人)。河流的一段。 上~。中~。下~。姓。"]详细解释

游丝书的分字组词

游丝书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