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ǒng qí chāng

董其昌

拼音
dǒng qí chāng
注音
ㄉㄨㄥˇ ㄑㄧˊ ㄔㄤ

董其昌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明代书画家。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敏。其书法疏宕秀逸,于流畅中兼具生涩之趣,与邢侗、米万钟、张瑞图并称明末四大书家”。其画专精山水,清润明秀。论画倡“南北宗论”,崇南抑北。著有《容台集》《画禅室随笔

翻译

  • 德语 Dong Qichang (1555-1636, chinesischer Maler )​ (Eig, Pers, 1555 - 1636)​
  • 法语 Dong Qichang

国语辞典

董其昌dǒng qí chāng

  1. 人名。(西元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明书画家,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谥文敏。性和易,通禅理诗文俱佳,书法卓然成家,画极潇洒生动。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画旨、画眼等书。

网络解释

董其昌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著名书画家。

万历十七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崇祯九年,卒,赐谥“文敏”。

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董其昌主张学古变古,但在书法神韵问题上的迷信观念,却比古人尤有过之”。存世作品有《岩居图》《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等。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戏鸿堂帖》(刻帖)等。

董其昌的字义分解

  • 拼音 qíjī 部首 总笔画 8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 各得~所。莫名~妙。三缄~口。独行~是。自食~果。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 ~他。~余。~次。文如~人。名副~实。言过~实。那里面的。 ~中。只知~一,不知~二。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如是,熟能御之?”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如土石何?”词尾,在副词后。 极~快乐。大概~。","jī ㄐㄧˉ 〔郦食( yì )~〕中国汉代人"]详细解释

  • 拼音 chāng 部首 总笔画 8

    ["兴盛。 ~盛( shèng )。~乐( lè )(兴盛康乐)。~明(兴盛发达)。~隆。善,正当。 ~言(美言,正当的话)。~言无忌(直言无隐)。同“菖”,菖蒲。同“猖”,凶猛。姓。"]详细解释

  • 拼音 dǒng 部首 总笔画 12

    ["监督管理。 ~统。~督。~正(督察纠正)。~理。~事(某些企业、学校的资产所有者推举出来代表自己监督和主持业务的人)。~其成。正:“余将~道而不豫兮”。深藏:“年六十已上,气当大~”。姓。"]详细解释

董其昌的分字组词

董其昌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