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性
- 拼音
- qì xìng
- 注音
- ㄑㄧˋ ㄒㄧㄥˋ
- 繁体
- 氣性
气性的意思
词语解释
气性
引证解释
人秉受的气和生命。
气质;性情。
引晋•葛洪 《抱朴子·清鉴》:“或外候同而用意异,或气性殊而所务合。”
唐•元稹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公之气性刚方,理家理身,廉俭峻直。”指动物的性子、威力。
引唐•韩愈 《猛虎行》:“自矜无当对,气性纵以乖。”
《水浒传》第二三回:“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特指容易生气或生气后一时不易消除的脾气。
引元•关汉卿 《窦娥冤》第一折:“只是我那媳妇儿气性最不好惹的。”
《红楼梦》第三二回:“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
杨朔 《海天苍苍》:“才七岁一个孩子,就有这大气性。”
国语辞典
气性
性情、脾气。
引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只是我那媳妇儿气性最不好惹的,既是他不肯招你儿子,教我怎好招你老人家。」
《红楼梦·第三二回》:「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禀性、气质。
引《抱朴子·外篇·清鉴》:「或外候同而用意异,或气性殊而所务合。」
汉·王充《论衡·无形》:「人以气为寿,形随气而动,气性不均,则于体不同。」
网络解释
拼音:qì xìng
释义:1、人秉受的气和生命”。2、气质;性情。3、指动物的性子、威力。4、生气后一时不易消除的脾气
出自《海天苍苍》
气性的字义分解
-
性
拼音 xìng 部首 忄 总笔画 8["①人或事物的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作用等。如 ~质。~格。~命(生命)。~能。个~。属~。②性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如 典型~。开放~。指令~。③男女或雌雄的特质。如 ~别。男~。女~。④有关生物生殖的。如 ~交。~欲。~爱。~感。~解放。⑤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详细解释
-
气
拼音 qì 部首 气 总笔画 4["①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如 ~体。②呼吸。如 没~了。~厥。~促。~息。一~呵成。③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如 ~候。~温。~象。④鼻子闻到的味。如 ~味。臭~。⑤人的精神状态。如 ~概。~节。~魄。~派。~馁。⑥怒,或使人发怒。如 不要~我了。~恼。~盛( shèng )。忍~吞声。⑦欺压。如 受~。⑧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如 ~功。~血。~虚。⑨中医指某种症象。如 痰~。湿~。⑩景象。如 和~。~氛。~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