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ăo yī

草衣

拼音
căo yī
注音
ㄘㄠˇ ㄧ

草衣的意思

词语解释

草衣cǎo yī

  1. 编草为衣。

  2. 引申粗劣衣服

  3. 隐者的衣着

  4. 一种藻类植物生长阴湿地方连带一层薄土铲下来可作肥料

引证解释

  1. 编草为衣。

    南朝•齐 萧子良 《陈时政密启之二:“民特尤贫,连年失稔,草衣藿食,稍有流亡。”
    《辽史·营卫志上》:“上古之世,草衣木食,巢居穴处,熙熙于于,不求不争。”
    清•昭槤 《啸亭杂录·梁提督:“公因率众卒,草衣卉服,自丛嵐叠嶂间以刀掘路,士卒各怀一铁钉,踵跡相接,攀钉而上。”

  2. 引申为粗劣的衣服。

    元•辛文房 《唐才子传·王绩》:“论曰:唐•兴迨季叶,治日少而乱日多,虽草衣带索,罕得安居。”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投贤》:“官人既无处去,只在老汉家中权住,温习经史。草衣糲饭,不须挂心。”

  3. 隐者的衣着。

    后汉书·党锢传序:“至有画半策而綰万金,开一説而锡琛瑞。或起徒步而仕执珪,解草衣以升卿相。”

  4. 指一种藻类植物。生长在阴湿的地方,连带一层薄土铲下来可作肥料。

    人民日报1953.12.5:“今年春天互助起来以后,他光在这垃田里就下了二百担陈壁砖土和一百四十担草衣。”

国语辞典

草衣cǎo yī

  1. 用草编制的衣服。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贾充初定律令」句下刘孝标注引王隐《晋书》:「有核练才,清虚寡欲,喜论经史,草衣缊袍,不以为忧。」
    唐·张籍〈夜到渔家〉诗:「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2. 隐者、隐士

    唐·景云〈谿叟〉诗:「潇洒尘埃外,扁舟草衣。」

草衣的字义分解

  • 拼音 cǎo 部首 总笔画 9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 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 ~料。柴~。稻~。粗糙,不细致。 ~率( 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汉字的一种书体。 ~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 ~拟。~诏(为皇帝草拟诏书)。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 ~野。~莽。~寇。~贼。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 ~鸡。"]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6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 ~服。~着( zhuó )。~冠。~架。~锦还( huān )乡。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 炮~。糖~。肠~。姓。"]详细解释

草衣的分字组词

草衣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