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ā tà běn

邋遢本

拼音
lā tà běn
注音
ㄌㄚ ㄊㄚˋ ㄅㄣˇ

邋遢本的意思

词语解释

邋遢本lā tà běn

  1. 南宋绍兴年间四川刻七史:《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周书》《齐书》,至元代版子大部模糊漫漶,着录家称以旧板印成之书为“邋遢本”。七史版式半页九行,每行十八字,故又称为“九行邋遢本”。

引证解释

  1. 南宋•绍兴 年间 四川 刻七史:《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周书》《齐书》,至 元 代版子大部模糊漫漶著录家称以旧板印成之书为“邋遢本”。七史版式半页九行,每行十八字,故又称为“九行邋遢本”。

国语辞典

邋遢本lá tà běn

  1. 宋绍兴十四年(西元1144)​井宪孟为四川漕,命眉山刊行七史(宋、齐、梁、陈、魏、北齐北周书)​,称为「蜀大字本」,每半页九行,每行十八字。到了元朝大部分印版已模糊、极不整饬著录家称之为「邋遢本」。其版至清嘉庆年间,被焚毁南京。或读为ㄌㄚ ㄊㄚˋ ㄅㄣˇ lā tà běn。

网络解释

邋遢本

古代书版因刷印多次已经模糊不清,印出的书被称为邋遢本,如著名的宋眉山七史到明代还在使用,印出的书字迹迷漫,被称为"九行邋遢本"(因眉山七史9行18字)

邋遢本的字义分解

  • 拼音 běn 部首 总笔画 5

    ["草木的根。 ~草(泛指中药)。无~之木。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 ~末(头尾;始终)。根~(根源;彻底;本质上)。草的茎,树的干。 草~植物。中心的,主要的。 ~部。~体。原来。 ~来。~领。自己这方面的。 ~国。~身。~位。~分( fèn )。"]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13

    ["〔邋~〕见“邋”。"]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18

    ["〔~遢〕不利落,不整洁(“遢”读轻声)。"]详细解释

邋遢本的分字组词

邋遢本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