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制
- 拼音
- fāng zhì
- 注音
- ㄈㄤ ㄓˋ
方制的意思
词语解释
方制
谓方始制定疆域。《汉书·地理志上》:“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颜师古注:“方制,制为方域也。”王先谦补注:“《广雅·释诂》:'方,始也。'言黄帝徧行天下,始裁制万里,区别州野。”后引申指疆域。
引证解释
引《汉书·地理志上》:“昔在 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方制万里,画壄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
颜师古 注:“方制,制为方域也。”
王先谦 补注:“《广雅·释詁》:‘方,始也。’言 黄帝 徧行天下,始裁制万里,区别州野。”
后引申指疆域。 《老残游记》第十四回:“汉 朝方制,不过万里,尚不与水争地;我国家方制数万里,若反与水争地,岂不令前贤笑后生吗?”
网络解释
出自《汉书·地理志上》
方制的字义分解
-
制
拼音 zhì 部首 刂 总笔画 8["①规定。如 因地~宜。~定。~式。~宪。②限定,约束,管束。如 ~止。~裁。专~。~约。抵~。节~。~动。~海权。③法规,制度。如 民主集中~。公有~。④造,作。如 ~造。~做。~品。~图。~革。~版。如法炮( páo )~。⑤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如 ~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服。⑥古代帝王的命令。如 ~诰。⑦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详细解释
-
方
拼音 fāng 部首 方 总笔画 4["①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正~形.长~形②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如 ~根。平~。开~。③人的品行端正。如 ~正。~直。④一边或一面。如 ~向。~面。⑤地区,地域。如 地~。~志。~言。~物。~圆。~隅(边疆)。~舆(指领域,亦指大地)。⑥办法,做法,技巧。如 ~式。~法。教导有~。贻笑大~。⑦种,类。如 变幻无~。仪态万~。⑧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如 药~。⑨违背。如 ~命。⑩正在,正当。如 ~今盛世。~兴未艾。⑪才,刚刚。如 ~才。如梦~醒。⑫量词,多指一立方米。如 土石~。⑬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如 几~石章。⑭姓。"]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