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huáng

石隍

拼音
shí huáng
注音
ㄕˊ ㄏㄨㄤˊ

石隍的意思

词语解释

石隍shí huáng

  1. 石砌濠沟

引证解释

  1. 石砌的濠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洧水:“旧引 绥水 南入塋域而为池沼,沼在丑地,皆蟾蠩吐水,石隍承溜。”

网络解释

石隍石隍是汉语词汇,读音是shí huáng ,出自 《水经注·洧水》。

石隍的字义分解

  • 拼音 shídàn 部首 总笔画 5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 ~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指石刻。 金~。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 药~。药~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姓。中国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的简称。中文部首。 石部在秦朝和汉朝时作为质量单位使用(亦可训读为dàn)。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一石为一百二十斤。汉代一斤大约有258.24克,一石大概为31千克。","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详细解释

  • 拼音 huáng 部首 总笔画 11

    ["没有水的护城壕。 城~。"]详细解释

石隍的分字组词

石隍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