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唱
- 拼音
- xiăo chàng
- 注音
- ㄒㄧㄠˇ ㄔㄤˋ
小唱的意思
词语解释
小唱
引证解释
古代俚歌。
乐曲体裁之一,由管乐伴奏;后演变成为民间曲艺。
引宋•张炎 《词源·音谱》:“惟慢曲、引、近则不同,名曰小唱,须得声字清圆,以哑觱篥合之,其音甚正。”
宋•灌圃耐得翁 《都城记胜·瓦舍众伎》:“唱叫‘小唱’,谓执板唱慢曲、曲破,大率重起轻杀,故曰浅斟低唱。”
宋•无名氏 《错立身》戏文第四出:“不要砌末,只要小唱。”
清•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小唱以琵琶、絃子、月琴、檀板合动而謌。”指从事小唱曲艺的艺人。
引明•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武臣好文》:“今年至都,在 黄贞甫 礼部坐中,见二三小唱,窄袖急装若远游者,来叩首,云谢别。”
明•汤显祖 《邯郸记·骄宴》:“﹝外甥﹞是当今第一名小唱。”
国语辞典
小唱
网络解释
释义:
①古代俚歌。 南朝 梁简文帝 《上菩提树颂启》:“臣闻击辕小唱,有慕风雅; 巴 人浅曲,实仰阳春。”
②乐曲体裁之一,由管乐伴奏;后演变成为民间曲艺。 宋 张炎 《词源·音谱》:“惟慢曲、引、近则不同,名曰小唱,须得声字清圆,以哑觱篥合之,其音甚正。”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记胜·瓦舍众伎》:“唱叫‘小唱’,谓执板唱慢曲、曲破,大率重起轻杀,故曰浅斟低唱。” 宋 无名氏 《错立身》戏文第四出:“不要砌末,只要小唱。”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小唱以琵琶、弦子、月琴、檀板合动而謌。”
③指从事小唱曲艺的艺人。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武臣好文》:“今年至都,在 黄贞甫 礼部坐中,见二三小唱,窄袖急装若远游者,来叩首,云谢别。” 明 汤显祖 《邯郸记·骄宴》:“﹝外甥﹞是当今第一名小唱。”
小唱的字义分解
-
唱
拼音 chàng 部首 口 总笔画 11["①依照乐(yuè ㄩㄝˋ)律发声。如 ~歌。~腔。~段。~功。~和(hé ㄏㄜˊ)。歌~。②高呼,大声叫。如 ~名。~收。③歌曲。如 唱个~儿。④古同“倡”,倡导。⑤姓。"]详细解释
-
小
拼音 xiǎo 部首 小 总笔画 3["①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如 ~雨。矮~。短~精悍。②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如 ~事。~节。~题大作。~打~闹。③时间短。如 ~坐。~住。④年幼小,排行最末。如 ~孩。⑤谦辞。如 ~弟。~可。~人(①谦称自己,指地位低;②指人格卑鄙的人;③指子女;④小孩儿)。⑥妾。如 ~房。"]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