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ā yì

八议

拼音
bā yì
注音
ㄅㄚ ㄧˋ
繁体
八議

八议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八议bā yì

  1. 八辟

引证解释

  1. 八辟。

    后汉书·应劭传》:“陈忠 不详制刑之本,而信一时之仁,遂广引八议求生之端。”
    唐•长孙无忌 唐律疏议·名例:“八议一曰议亲,谓皇帝袒免以上亲,及太皇太后、皇太后緦麻以上亲,皇后小功以上亲;二曰议故,谓故旧;三曰议贤,谓有大德行;四曰议能,谓有大才业;五曰议功,谓有大功勋;六曰议贵,谓职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及爵一品者;七曰议勤,谓有大勤劳;八曰议宾,谓承先代之后国宾者。”
    唐•王维 寓言诗:“生死八议穷达由一言。”
    章炳麟 《五朝法律索隐:“北齐 始制重罪十条,犯此者,不在八议之列。”

国语辞典

八议bā yì

  1. 周代为八种特殊身分者所订的减刑法律。参见「八辟」条。

网络解释

八议

八议"是中国封建刑律规定的对八种人犯罪必须交由皇帝裁决依法减轻处罚特权制度。 “八议”最早源于西周的八辟,在曹魏的《新律》中首次入律。所谓八议”是指法律规定的以下八种特殊人物犯罪,不能适用普通诉讼审判程序,司法官员也无权直接审理管辖,必须奏请皇帝裁决,由皇帝根据身份具体情况减免刑罚的制度。这八种人是: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

八议的字义分解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2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 ~面玲珑。~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5

    ["意见,言论。 ~论。提~。建~。讨论,商量。 商~。会~。协~。~案。~决。~价。评论是非,多指责备。 非~。恐招物~。旧时文体的一种,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 奏~。驳~。"]详细解释

八议的分字组词

八议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