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ù míng sī yì

顾名思义

拼音
gù míng sī yì
注音
ㄍㄨˋ ㄇㄧㄥˊ ㄙ ㄧˋ
词性
动词
繁体
顧名思義
近义词
望文生义 循名责实

顾名思义的意思

词语解释

顾名思义gù míng sī yì

  1. 观其名称就可推想含义

    社会里有一种太平鼓”,顾名思义,这固然粉饰太平美化封建统治味道,但也反映老百姓对于和平安宁生活追求向往

    seeing the name of a thing one thinks of its function; as the name implies; think what a name or title should imply;

引证解释

  1. 看到名称,就想到它的含义。

    三国志·魏志·王昶传》:“欲使汝曹立身行己,遵儒家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南朝•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桓南郡 与 道曜 讲老子, 王侍中 为主簿在坐。 桓 曰:‘ 王主簿,可顾名思义。’ 王 未答,且大笑。 桓 曰:‘ 王思道 能作大家儿笑。’”刘孝标 注:“《老子》明道, 禎之 字 思道,故曰‘顾名思义’。”
    清•李渔 《闲情偶寄·治服·鞋袜:“从来妇人之鞋者,必曰‘凤头’。世人顾名思义,遂以金银製凤,缀於鞋尖以实之。”
    碧野 青山常在水长流》:“顾名思义我们容易知道夫妻船是由一对夫妇驾驶的。”

国语辞典

顾名思义gù míng sī yì

  1. 本指寄望为人子女者,勿忘自己名字的由来。语出后比喻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含义。

    《三国志·卷二七·魏书·王昶传》:「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顾名思义的字义分解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3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 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合乎正义或公益的。 ~举。~务。~愤。~演。见~勇为。情谊。 ~气。恩~。~重如山。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 意~。含~。释~。微言大~。指认为亲属的。 ~父。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 ~齿。~肢。姓。"]详细解释

  • 拼音 míng 部首 总笔画 6

    ["人或事物的称谓。 ~字。~氏。~姓。~义。~分( fèn )。~堂。~落孙山。~存实亡。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为罗敷”。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 这些人以“办学”为~,行骗钱之实。叫出,说出。 不可~状。声誉。 ~誉。~声。~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噪一时。~过其实。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 ~人。~士。~师。~将( jiàng )。~医。~著。~流。~言。~胜。~剧。占有。 不~一文。量词,用于人。 三~工人。"]详细解释

  • 拼音 sīsāi 部首 总笔画 9

    ["想,考虑,动脑筋。 ~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忖。~索。~维。沉~。寻~。见异~迁。想念,挂念。 ~念。~恋。相~。想法。 ~绪。~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姓。","〔于~〕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者如故矣”。"]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10

    ["回头看,泛指看。 ~眄。~名思义。回~。照管,注意。 ~及。~忌。~虑。~念。~恤。~全。~问。~惜。兼~。商店或服务行业称来买货物或要求服务的。 ~客。惠~。主~。拜访。 三~茅庐。文言连词,但、但看:“兵不在多,~用之何如耳”。文言连词,反而、却:“足反居上,首~居下。”同“雇”,酬。姓。"]详细解释

顾名思义的分字组词

顾名思义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