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一字不识

拼音yī zì bù shí

注音ㄧ ㄗˋ ㄅㄨˋ ㄕˊ

繁体一字不識

感情贬义成语

近义词目不识丁

反义词学富五车

一字不识的意思

折叠 展开

一个字也不认识。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那主儿或是年老的,或是貌丑的,或是一字不识的村牛,你却不肮脏了一世。”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文盲。

例子萧红《小城三月》:“她是一字不识。”

歇后语 扁担倒了也认不出来 —— 一字不识

谜语 大文盲 (谜底:一字不识)

一字不识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一个字也认不得。《隋唐演义・第八十二回》:“及取副封一看,咄咄称奇,原来那字迹与他来书无异,一字不识,传与众官看了,无不骇然。”《孽海花・第十四回》:“后来看看那书,装潢得极为盛丽,翻出来却一字不识。”

一字不识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yī), 一部,共1画

1、一 [ yī ]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如:专~。~心~意。

全;满。如:~生。~地水。

相同。如:~样。颜色不~。

另外的。如:蟋蟀~名促织。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如:算~算。试~试。

乃;竞。如:~至于此。

部分联成整体。如:统~。整齐划~。

或者。如:~胜~负。

初次。如:~见如故。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1、不 [ bù ]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如:~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如:~,我不知道。

用在句末表疑问。如:他现在身体好~?

2、不 [ fǒu ]

fǒu ㄈㄡˇ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读音(zì), 子部,共6画

1、字 [ zì ]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文~。汉~。~符。~母。~典。~句。~里行( háng )间。~斟句酌。

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如:草~。篆~。颜~。柳~。欧~。赵~。

书法的作品。如:~画。~幅。

字的音。如:~正腔圆。

人的别名,亦称“表~”,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号”。

合同,契约。如:~据。

旧时称女子出嫁。如:待~闺中。

生子,乳,爱。如:~乳(生育)。~孕(怀孕)。

读音(shízhì), 讠部,共7画

1、识 [ shí ]

知道,认得,能辨别。如:~辨。~破。~相( xiàng )。~途老马。

所知道的道理。如:知~。常~。

辨别是非的能力。如:见~。远见卓~。

2、识 [ zhì ]

记住。如:博闻强~。

标志,记号。

一字不识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