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àngxíng

忘形得意

拼音wàng xíng dé yì

近义词得意忘形

忘形得意的意思

折叠 展开

参见[得意忘形]。

忘形得意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犹“得意忘形”。见“得意忘形”(二)。01.宋・欧阳修〈盘车图〉诗:“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

【典故】

此处所列为“得意忘形”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一)《晋书・卷四九・阮籍列传》载,晋代的文学家阮籍,是个性格豪放、不拘礼教的人。他博学多闻,也有为国效力的壮志。但因生活在改朝换代的动乱时代,无法一展抱负,对统治者的作法也相当不满。于是隐居山林,不参与任何事务,平常不是闭门读书,就是游山玩水,也常和嵇康、王戎等几个好友在竹林里喝酒、弹琴、吟诗、喧闹,而有“竹林七贤”之称。兴致高昂之时,常常手舞足蹈,大叫大笑,忘了自己。后来“得意忘形”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形容人高兴过头,举止失去常态。(二)李邕是唐代知名的书法家,他学习晋代王羲之、钟繇等大书法家的笔法,笔力雄健劲拔,善写行楷,自成一格。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刚开始接触李邕的字时,并不十分欣赏他的风格,但后来愈看愈喜欢,还从中习得不少笔法,因此写下〈李邕书〉这篇文章,描述自己对李邕书法的感受。他从李邕的书法中,看到了王羲之、钟繇等大书法家的风格,领悟到书法的传承性,可以透过一个人的笔法学到其他人的精华,对技艺的增长十分有帮助。但他也强调,自己虽然受到李邕的影响,但书写形式并不完全相同,而是取其精髓。后来“得意忘形”这句成语,就从原文中“得其意而忘其形”演变而出,指文学艺术创作上,取其精神而舍其形式。

【书证】

  • 01.宋・欧阳修〈盘车图〉诗:“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

忘形得意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xíng), 彡部,共7画

1、形 [ xíng ]

实体。如:~仪(体态仪表)。~体。~貌。~容。~骸。~单影只。~影相吊。

样子。如:~状。~式。~态。~迹。地~。情~。

表现。如:~诸笔墨。喜~于色。

对照,比较。如:相~见绌。

状况,地势。如:~势。

古同“型”,模子。

古同“刑”,刑罚。

读音(déděide), 彳部,共11画

1、得 [ dé ]

获取,接受。如:~到。~失。~益。~空( kòng )。~便。~力。~济。心~。

适合。如:~劲。~当( dàng )。~法。~体。

满意。如:~意。扬扬自~。

完成,实现。如:饭~了。~逞。~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可以,许可。如:不~随地吐痰。

口语词(①表禁止,如“~了,别说了”;②表同意,如“~,就这么办”)。

2、得 [ děi ]

必须,须要。如:可~注意。

极舒服,极适意。如: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了。

3、得 [ de ]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如:要不~。拿~起来。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如:跑~快。香~很。

读音(wàng), 心部,共7画

1、忘 [ wàng ]

不记得,遗漏。如:~记。~却。~怀。~我。~情。~乎所以。

读音(yì), 心部,共13画

1、意 [ yì ]

心思。如:~思。~见。~义。~味。~念。~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注~。同~。~在笔先。~在言外。

心愿,愿望。如:~愿。愿~。~向。~图。~皆。好~。“醉翁之~不在酒”。

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如:春~。诗~。惬~。情~。~境。

料想,猜想。如:~料。~想。~外。

忘形得意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