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óubiānduànliú

投鞭断流

拼音tóu biān duàn liú

注音ㄊㄡˊ ㄅㄧㄢ ㄉㄨㄢˋ ㄌㄧㄡˊ

繁体投鞭斷流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兵多将广 旌旗蔽空 舳舻千里 百万雄师

反义词老弱残兵 兵微将寡

投鞭断流的意思

折叠 展开

《晋书·苻坚载记》:苻坚攻打东晋时骄傲地说,我的士兵把马鞭投到江里,都能把江水截断。
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何险之足恃?”

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分句;形容兵众势大。

例子《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清方档案 清吏条陈》:“似宜投鞭断流,武汉唾手可复。”

故事 东晋初年,前秦的势力日趋强大,苻坚即位后一心想消灭东晋统一全国,他在朝会上就亲征问题听取大臣们的意见。秘书监朱彤坚决支持,而左仆射权翼说晋有长江天险,不能进攻。苻坚说我们百万雄师把马鞭投到长江里就可以把长江断流。

投鞭断流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把兵士的马鞭都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比喻军旅众多,兵力强大。#语本北魏・崔鸿《前秦录》。

【典源】

#北魏・崔鸿《前秦录》(据《太平御览・卷三五九・兵部九○・鞭》引)

符坚引群臣议代(伐)晋,太子左率石越曰:“今岁镇守斗,福德在吴,弗可犯;且国有长江之崄,朝无昏政之臣。愿保境养民,伺其虚隙。”坚曰:“武王伐纣,逆岁犯星;夫差威陵上国,为句践所灭。虽有长江,其能固乎?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吾当内断其心矣。”

参考

另可参考:《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

【典故】

据北魏・崔鸿《前秦录》载,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前秦苻坚统一北方后,决心调集百万大军,乘势一举消灭东晋,统一全中国。苻坚召集群臣商议,但大臣们多不赞成,其中有一位名叫石越的下属劝阻说:“从星象来看,今年不适合南进。何况晋据著长江的险固,其君王又深获人民拥戴。我们不如暂时固守国力,生产整军,等晋内部松动,再伺机攻伐。”苻坚很不以为然地说:“星象之事,不尽可信。至于长江,春秋时的吴王夫差和三国时的吴主孙皓,他们都据有长江天险,最后仍不免灭亡。现在朕有近百万大军,光是把马鞭投进长江,就足以截断江流,还怕甚么天险?”苻坚不顾大臣们反对,执意出兵伐晋,亲自率领八十万大军,逼临淝水,准备攻打东晋。东晋派大将谢玄、谢石带领八万精兵抗敌。苻坚轻敌,想凭借优势快攻,却遭到晋军顽强抵抗,并在“淝水”被晋军打败,前秦从此一蹶不振。后来“投鞭断流”这句成语,就从原文中“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军旅众多,兵力强大。

【书证】

  • 01.明・王景〈皇明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西平侯追封黔宁王谥昭靖沐公神道碑〉:“茫茫井络,气交神州。载清载夷,投鞭断流。式遏王诛,自尔南夷。”
  • 02.明・湛若水《格物通・卷一○・儆戒二》:“臣若水通曰:『人之心,儆与肆而已矣。儆则为战兢临谷之心;以保有大业;肆则为投鞭断流之志,而大业以亡。”
  • 03.清・陈鼎《东林列传・卷二四・乔可聘传》:“昔曹操百万,败于赤壁;苻坚投鞭断流,败于淝水。势非不强,兵非不众。然而长江大河波涛汹涌,虽众且强,无所用之。”
  • 04.清・黄宗羲〈陕西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玄若高公墓志铭〉:“郧阳蕞尔汉水之隈。高公莅止,千里风霾。投鞭断流,聚骨成台。穷城就死,日影不回。”
  • 05.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一六》:“或有见于多多益善之说,而败于投鞭断流;或有见于以少击众,而败于背城孤注。”

【用法】

语义比喻军旅众多,兵力强大。

类别用在“军力强大”的表述上。

例句

我今挥军出征,兵多将广,具有投鞭断流的气概,何敌不摧!

我就不相信以百万雄师,势可投鞭断流,会攻不下这座山头!

我站在江边,遥想当年苻坚将百万大军,以投鞭断流之势南下的气派。

数万选手一起横渡长江,那种壮观阵容,与古人投鞭断流之势当可媲美。

投鞭断流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with a strong army that, if the soldiers throw their whips into the river, it would be enough to stem the current

投鞭断流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tóu), 扌部,共7画

1、投 [ tóu ]

抛,掷,扔(多指有目标的)如:~篮。~弹( dàn )。

跳进去。如:~河。自~罗网。

放进去,送进去。如:~入。~资。~标。

走向,进入。如:~宿(找地方住宿)。~奔。~靠。~降。~师(从师学习)。~诉。

发向。如:~射。~影。

寄,递送。如:~递。~稿。

合。如:~合。意气相~。

临,在…以前。如:~明。~暮(天黑以前)。

读音(duàn), 斤部,共11画

1、断 [ duàn ]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如:~裂。~层。~面。截~。~肠。~魂。~线风筝。

不继续,禁绝。如:~粮。~水。~炊。~奶。~档。~流。~种( zhóng )。~交。~片。~续。~子绝孙。

判定,决定。如:判~。诊~。~狱(审理和判决罪案)。

一定,绝对。如:~乎不可。~然施行。

读音(liú), 氵部,共10画

1、流 [ liú ]

液体移动。如:~水。~汗。~血。~泪。~程。~泻。~质。~水不腐。汗~浃背。随波逐~(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像水那样流动不定。如:~转( zhuǎn )。~通。~寇。~浪。~离。~散。~失。~沙。~露。~萤。

传播。如:~言。~传。~芳。~弊。~毒。~行( xíng )。

指江河的流水。如:河~。江~。溪~。激~。奔~。

像水流的东西。如:气~。暖~。电~。

向坏的方面转变。如:~于形式。

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如:~放。~配。

品类,等级。如:~辈。~派。

指不正派。如:二~子。

读音(biān), 革部,共18画

1、鞭 [ biān ]

驱使牲畜的用具,柔软像绳子。如:~杆。~长莫及。

用鞭子抽打。如:~打。~扑。~责。~策。

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如:教~。

一种古代兵器,铁制有节,无锋刃。如:钢~。竹节~。

编连成串的爆竹。如:~炮。小~。

投鞭断流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